給40歲以下年輕世代的兩道選擇題

很想問台灣40歲以下的世代兩組選擇題。個人認為,若迴避這兩組題,台灣就是一艘既沒引擎也沒風帆的孤舟,只有隨波逐流的份,談再多的其他,都是沒有用的。而若誠實回答了,不論選擇哪一項,台灣就有東山再起的指望。

第一組選擇題:1)台灣一切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都是中國因素帶來或造成的;只有先徹底解決了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各種問題才能解決;2)台灣自己內部有許多「與中國無關」的宿疾,若不先醫好,無須中國來威脅,台灣自己就會失敗。

第二組選擇題:A)經濟不先搞好,其他一切都白談 B)轉型正義不先做,經濟不可能搞好 C)不進行國際正名,經濟做好又有什麼用?

台灣年輕人應搞清楚「輕重緩急」

兩組回答,共有六種組合:1A, 1B, 1C, 2A, 2B, 2C,它們的含意簡述如下。選擇1A者,腦袋根本不清楚,因為1 和A 是矛盾的。選擇1B的,就不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任何經濟事務上,如22K、年金縮水、一例一休等等,而先致力於與中國因素有關的轉型正義。選擇1C的,就應該全身投入國際正名或另建獨立國,並身體力行一切與此相關的事務,包括自己和家人服兵役、不移民。選擇2A的,就應該在心理上以經濟掛帥,行為上以創富為優先,態度上不反商。選擇2B的,就應該把經濟問題先放一邊,全心力參與轉型正義,包括打擊不分藍綠的制度性利益結構體。選擇2C的,腦袋也是不清楚的,因為2和C是矛盾的。

以上所述,其實是一場最基本的「策略分析」(Strategic Analysis), 涵蓋經濟、內政、國際定位三個領域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由於物理資源、心理資源、時間資源永遠是有限的,因而設定「輕重緩急」的策略是做人、立國的成功要素,而迴避輕重緩急、或什麼都要、或什麼都怨,就是失敗的包票。

年輕世代是台灣的未來,因而拿你們作為靶子,抱歉了。但其實,我也很想逼出現任蔡政府任命的每一位要員對這兩組問題的選擇;如果迴避,代表這是一個無擔當的團隊,如果答案南轅北轍、各吹各的調,那就是一個已經打了失敗包票的政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