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府不去,台灣不會好

台灣很悶,大家覺得處於困局之中,人人都在找原因。最現成、最方便的罪魁禍首,也是政治上最正確的解釋有兩個:來自中國的文攻武嚇,還有被歸於萬惡之源的國民黨統治歷史。這兩項因素,已經達到了「信仰」的高度,也是目前台灣最大的票源發動機。

在「信仰」之下,人們不會去用心探討任何不在信仰範圍內的原因。然而,正如所有的人類組織,不管是公司、團體、社會、還是國家,一個越來越內縮得向信仰找答案的組織,只會越來越虛弱衰微。任何充滿活力的組織,一定是一個有能力打破信仰,跳出信仰框框找方案的組織。

我強烈主張一種框框之外的思路:台灣的活力被箝制,主要來自「政府」這機構。更準確得說,主要來自當下那個「具有台灣特色」的大政府型態。

「中央/地方」的財政劃撥不當

台灣的經濟活力問題重重,原因主要來自「經濟部」這個政府組織;台灣的教育體制內,學生、家長、老師、校長個個怨聲載道,原因主要來自「教育部」這個政府機構;台灣的社會資源之所以原地打轉、人民稅款之所以被如此浪費,主要原因來自有權無責的大總統體制、還有被各方利益綁標、綁樁的行政院結構;台灣的城市活力之所以低落,主因是那個「中央/地方」的財政劃撥不當比例,以及那種「中央以預算綁架地方/地方以選票挾持中央」的上下交相賊文化。

政府體制跟不上世界變化,執政方通過一人一票的選舉機制,屁股往「政府」這個座位上一坐,就與民間的社會活力脫節,自顧自的享用傳統政府體制的權力和利益盛宴。這才是台灣困局的根本,才是台灣的有限資源受到濫用、和龐大的社會活力遭到箝制的主因。

台灣的普通平民還看不到這點,但我不認為台灣的社會精英不了解這點。嚴酷得講,台灣的社會精英中相當一部份就是共犯結構的一部份。企業主菁英,因為長期的和政府利益綁在一起,因此靜靜吃三碗公不發言;學界菁英,因為還指望到政府做官因此也不出聲;媒體菁英,為了機構生存,寧可只在文首所述的兩種「信仰」上做正反文章。

大政府不去,台灣不會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