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做中國外逃民資的出路?

不過僅僅三、四年,所謂「中資」的時空大環境已經乾坤逆轉。過去中資水漫金山,本質是在世界上攻城掠地。今天,中資的來勢不減,但是本質已經變了,由佔山為王、建立碉堡,變成了流竄逃難。

單看經濟數字,看不到這點。上週美國納斯達克發布的數字顯示,2018年中國企業奔向納斯達克上市的數量達到了37家,籌資92億美元,而2017年只有20家,籌資36億美元。表面上似乎中國經濟繁榮,但懂得中國年輕企業心理的人,都知道這是「難民潮」,搶搭西方對「中國好印象」的末班巴士。即使在全世界還認為中國經濟勢不可擋的五年前,我問幾位勢頭迅猛的中國80後創業家一個問題:你們相信中國政府會保障你們的財富嗎?臉上猶帶清純的他們,一律都是收起笑容木然的搖頭。二十幾年前,當我親身經歷中國崛起的整個過程時,每當有人問我對投資中國的前景看法,我的標準答案都是:到中國做生意,晚上睡覺時都得穿著球鞋,因為無法判斷機會和危險什麼時候來,看到機會或嗅到危險時就拼了老命往前跑,不吃不喝不睡覺,一直跑到頭撞到牆為止。

「中資」正式進入逃難期

20年來,中國的私人企業家處於看到機會的時代,近三年來,他們看到的是危險。不信,看看發生在王健林、馬雲、王健、還有成千上萬的大中小咖身上的事。再看看僅僅一周前,「華為公主」明知八月份加拿大就已通緝她,還刻意過境加拿大並刻意滯留機場12小時,被捕保釋後,高興的在推特上貼出她帶著電子腳鐐的照片說:“我(現在)絕不會跳樓,也不會失蹤了”。

「中資」正式進入逃難期!逃難的資金需要一個安全的「停車場」,但在全球CRS追稅、反洗錢法、美國沒收中國貪官在美資產的態勢下,停車場實在難找,不但歐美不安全,連新加坡、香港都是險境。

過去幾年,「中資」在台灣一直都是一個政治不正確的髒字。但在時空逆轉下,在概念上台灣至少得區隔出兩種「中資」:一種是中共試圖控制台灣、盜竊台灣智慧產權的「官資」,另一種是被中共搜刮的民營企業的逃難保命的「民資」。

未來幾年,這股在國際上竄流的「逃難民資」的金額將以千億、甚至上兆美元計。台灣可否設計出幾套加以利用、同時可削弱中共「官資」威脅的金融、投資機制?或許可以想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