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阿姨如何做管理?

SH22Lockdown

這是一個發生在中國農村的真實故事,情節很平淡,但若把它看懂了,也就對「在中國做管理」這回事瞭解得八九不離十了。

村名叫李家沖,位於山坳之中,土地貧瘠,只能種些紅薯、玉米等耐旱作物,近十年來得到政府照顧,開始種些果樹,村民收入提高,但人均也就幾千人民幣一年。

李家沖的改變,起於五年前地產商看上了這塊山坳地,在這兒開始蓋上了別墅。隨著施工的進度,李家沖的壯丁開始棄農,成了工地上的農民工,開始挑沙搬石頭做「小工」,機巧一些的學著做泥瓦工,和和水泥砌砌牆做「大工」。小工一天六十元,大工一天一百元,比起種地強多了。

外行領導內行?!

故事的主人是一個婦女,四十來歲,瘦瘦小小,姓曹,姑且稱她為曹阿姨。曹阿姨性子剛烈,做事俐落,她的丈夫、兒子、弟弟都在工地幹活,她一人擔起農活及家活。一天,地產商的一個經理急缺人,看上了責任心強、快人快語的曹阿姨,請她去監工。曹阿姨有些猶豫,抛頭露面做粗活在村子裡是男人的事,她一個女人,從來也沒做過泥水活,還得去監管村裡的男人,不太合適吧?沒關係,地產經理說,我看你能做,準能行。

曹阿姨說,自己不帶頭做,哪能監工?於是她在其他男農民工的嬉笑及異樣眼光下,開始自己琢磨如何和水泥、沙泥比例、加水多少、砌牆工序;一個月後,她懂得比誰都不少,做的活比起其他工人還多。曹阿姨想,自己現在有資格指揮其他工人,於是開始真正監工了!

從她開始認真監工的頭一天,麻煩就開始了。首先,她那侄子搬十分鐘磚休息五分鐘抽菸,被她釘上了。侄子辯解說,前頭水泥和沙子還沒弄好,磚搬上去了也一時用不上,等水泥和好了再搬磚也來得及。曹阿姨說,那你就去幫忙搬水泥啊,後然回來搬磚,這樣工序不就順暢了嗎?侄子頂嘴說,又不是咱自家的活,姑姑你幹嘛那麼上心?

晚上曹阿姨向弟弟說起他兒子不盡心幹活的事,她弟弟不高興的說,你侄子做得不比隔壁某某人少,拿一樣的工錢,你得對他公平點。曹阿姨說,幹活就得又快又好,講究工序,將來到哪都有飯吃,做事怎能老向下比,為什麼不向上比?

曹阿姨因為工地忙,家裡果樹要收成了,她於是想請鄰居幫忙收果子,付工錢。鄰居說,曹家嫂子,你開口要我幫忙兩天,沒問題。但你開口要付我錢,我就不來了,我們村裡鄰居,難道我還替你打工?我要面子不要?

外地經理看曹阿姨監工認真,想請她做個小工頭,同時監督幾處工地。沒幾天,村子裡話就傳遍了:那個曹家女人坐享其成,到處指使別人幹活,她白拿錢。於是,凡是曹阿姨監工的工地,鄉親們都開始怠工。

地產經理很支持曹阿姨,說你村子的人哪個不好好做就不給他做,我們找隔壁村子的人來做。過了一陣子,李家沖村子裡又傳遍了一種說法:那個曹家女人拿錢給別村賺,不給自己人賺。

只能對人情不能對事情

這就是李家沖村的真實故事。曹阿姨,一個大字都不識的農村婦女,卻天生具備了一個高級經理人,照我說,甚至是國際級別經理人的素質:不但注意流程,而且對結果負責;只向上比,不向下比;對事不對人。在農村的傳統裡,曹阿姨出不了頭。蜘蛛網似的親緣、鄰里關係下,養成一種文化,只能對人情不能對事情,難以形成團隊協作,工資向上比、效率向下比。

中國開放才三十年。即使在大城市中,「李家沖文化」還是無所不在。在中國做管理,不能不認識組織中隱藏的李家沖文化,但也不能忽略了,每個「李家沖」都有一個「曹阿姨」;如何發現曹阿姨、如何幫助曹阿姨突破她周圍的李家沖文化,正是在中國做管理的最基本挑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