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第四張名片

一個月前的專欄「川普如果向台灣借名片」中,提到台灣現在有兩張名片,一張是「Taiwan、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TPKM)、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另一張名片是「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 而台獨工作者則希望爭取第三張名片,「台灣共和國,Republic of Taiwan」。文末提到「第四張名片」的可能性,本文就繼續來聊聊這第四張名片的可能長相。

蔣介石棄用台灣名片

未來幾年之內,台灣就必須面對我所謂的「1971抉擇」。根據史料及還健在的當事人口述,1971年美國為了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示好,逼迫蔣介石所專斷的中國國民黨政府讓出聯合國的「中國」席位,但給了蔣氏一個選擇:以「Taiwan」的名義留在聯合國,蔣氏經過考慮後拒絕。1971年是台灣接下來命運的一個歷史節點,隨後的一切,包括上文所提的頭兩張名片,都因緣於1971年的那個決定。今天還有人需要爭取第三張名片,也是源於那個歷史性的決定。這三張名片,都與「以中國為座標」脫不了干係。

我判斷,幾年之內台灣就會再度遇上「1971抉擇」,只是這次在不同時空下乾坤倒轉,變成美國必須向台灣借用名片以遏制中共。美國向台灣借哪一張名片的時局背景以及對台灣的利弊分析,請參考「川普如果向台灣借名片」一文,此處不贅述。本文要續談的是:台灣本身還有沒有意願及能力,跳出「以中國為座標」的思維框框,構思一套「以世界為座標」的第四張名片,哪怕是一張虛擬的名片?

中國太大了,大到了不能倒,但這並不必然意味中共大到了不能倒。當下美國、甚至全世界,都意識到了中國是擋不住的,但是中共統治中國的方式是可以檔下來的。我個人倡議了多年的「中共不等於中國、反中共統治體制不必反中國人民」,在美國副總統彭斯的10月4日演講中被表達無遺,相信快則半年、慢則兩年,就會成為全球共識。共識形成時,就是美國向台灣借名片的時刻,也就是台灣再度面臨「1971抉擇」的時刻。

把人當人的法治、民主、自由

第四張名片,其實就是一場台灣主體性的行銷。行銷學的ABC是:不要問你自己有什麼,要問客戶群體需要什麼。那麼,現在世界需要什麼?所有的國家都知道,不管中國的影響是好是壞,世界必因中國而改變,但是各國都在苦求一個改良中國的方案。美國領頭的國際共識方案將是:遏制中共體制,儘量不傷害中國人民。這方案中有個必要元素:台灣的示範作用。可以說,少了台灣這個元素,世界將得不到一個改良版的中國。這,就是台灣的客戶需求,就是台灣主體性的行銷方向。

用一句話總結「第四張名片」的精髓:不管好壞,世界必因中國而改變,而中國可因台灣而改良。為什麼?因為台灣的民主掙扎經驗、把人當人的文明提升經驗,在中國和台灣都使用方塊字的條件下,最容易感動中國人民。把話說白了,連川普、彭斯和美國共和、民主兩黨都看到了這個「中共的七寸」,而把中共視為主要威脅的台灣人,竟然還看不清這點?

把人當人的法治、民主、自由下的文明提升,是9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的企求;讓他們有這個指望,就是台灣主體性的最佳安全保障。台灣人民與中國人民之間不是敵對關係,而是對照關係。台灣的法治、民主、自由做得越好,台灣的主體性就越能在國際上得到伸張,因為滿足了世界的「客戶需求」。

這就是我所謂的「第四張名片」。至於名片上印刷的字眼是什麼,建議社會上把氣度、眼界放寬一點,不管是和頭兩張名片掛鉤,或是和第三張名片連結,都不要太在意,台灣主體性的實質化才是最重要的。否則,上述的「1971抉擇」機會,可能又像上次一樣,一逝不回,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