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難」還是「船難」?第一反應決定一切

有些時候,對事態的「第一反應」是最關鍵的,它決定了你對事情的解決方向和方法。

復興航空墜機,應該是10分鐘之內消息就傳遍了相關單位:台北市、新北市、交通部。應該在15-20分鐘內,第一批人員就趕到現場,電視SNG車應該也在那前後趕到。然後,現場用肉眼看到了事態,電視螢幕上也打出畫面。

雖然那時已經有生還乘客自己爬出斷艙,爬出機艙的乘客站在水裡,水深僅僅及腰。但那一剎那,大家問的是:半突出水面的幾截斷裂機艙內還有沒有生還者?怎麼救出來?

這一剎那的「第一反應」,決定了接下來黃金時間的救援方向和方式。「空難」!大家聽到的、眼睛看到的,都是「空難」,手機通報長官的、電視上傳播的,都是「空難」。鮮有人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一場船難」、淺灘的船難。斷裂的艙體,一半在水裡,一半在水上,如果不是因為腦子?已經知道艙體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現場的實情其實是一種「船難」。

空氣是一切

如果第一時間用「船難」來「定性」眼前的景象,第一反應就會是:艙內被困的乘客是在水平面下還是水平面上?他們有沒有氧氣(不管受傷與否、昏迷與否)?

在此問題下,第一方向就是:向艙內的水平線下輸送空氣,讓還有意識者有機會抓得到空氣管。如何做到這點?第一批送達的潛水氣瓶,可以先拆去二級頭(連結呼吸器和氣管的連結頭),把氣瓶上的送氣旋鈕轉至最低(以免壓縮空氣爆衝),然後把氣瓶盡可能的往前推入艙內。一個滿沖的氣瓶重量約約11公斤,會沈至水底,氣管會隨著小量的空氣而扭動,隨著空氣噴盡,氣瓶會浮出水平線,過程大約可以維持10分鐘,增加溺水生還者抓住氣管的機會。如此,送幾個氣瓶進去,使得還有意識但受傷不能移動的人有補氣的機會。

義勇的救援潛水人員說,當時身著全套潛水設備進去後,艙內狹窄、雜物擋路、視線不及10公分,因而無法進入。光線,是另外一個問題。受困者在意識模糊下,又如何看得到空氣管?這時,最緊急的辦法就是把手電筒、甚至打開照明燈的手機,包在透明塑膠袋內,內加幾顆石頭,擲向艙內最遠處,沉到水底後,還有意識者就會看到大量的氣泡。

最急的是「插管」

如此警急措施的同時,取來手提柴油發電機,放至救生艇上,接上十幾或幾十個魚塘、魚缸用的空氣壓縮器(幾百元一個),每個都接上軟管,就像往魚塘或家用魚缸打氧一樣,插入幾十根氣管至艙內各個角落,增加還有人抓到氣管的可能性。飛機的窗戶是高強度玻璃,一般工具幾乎打不破、鑽不進。然而,同樣的工具或可穿透機體,只需小手指細的洞口,就可插入輸送空氣的軟管至水平線下。

「空難」,困在艙內沒有空氣補給問題,但是「船難」的艙內輸氣,卻是一切的一切。「空難」還是「船難」,第一反應決定了第一步驟。

因地制宜,調整斷艙位置及角度

視為「淺水船難」之後的第二步驟,或許就是必須因地制宜,移動艙體的位置或角度。若是陸地「空難」,只有吊車才做得到,但是「船」艙在水裡,重量比在陸地低許多(就像人可以在水裡移動他在陸上移動不了的大石頭一樣)。此時可用上越野車救援的氣囊。民用休閒用氣囊就可以在陸上頂撐兩噸重的越野車(何況在水裡),未充氣時僅僅是一個一公斤重的手提包(約4000元一個),用小型空氣壓縮機或汽車尾管就可撐成一個直徑一米的大球。同樣的,找來幾十個,潛水伕探清艙體座落點附近的淤泥狀況後,把平整的氣囊在水底塞入定點,在救生艇上用手提空壓機就可以改變艙體的位置和角度,以利救援。

船困河流淺灘,還有一個辦法,但比較困難。那就是取兩塊3-4米見方的鋁板(只是為了輕便,不然厚木板也可以),在斷艙口適當位置搭成斜角,阻擋水流,使水流向艙體兩側,同時用高壓氣槍向艙內還有空氣處強力噴氣,壓迫艙內水位下降,但這需要高壓噴氣槍設備。

Line、臉書,還是金字塔指揮式的請求物資?

以上所述「淺水船難」辦法,除了最後一項,總器材成本不到20萬元。一定有人質疑,那麼一大堆零碎,找齊需要多少時間?但是這是一個古代問題,不是現代問題。不是有Line,有臉書嗎?台北、新北市民義勇者眾多,一個消息出去,所需雜項片刻就到。倘若順著「申請物資SOP」,三個小時也湊不齊。

當然這些都是「土辦法」,但是救災有土、洋之分嗎?關鍵還是「第一反應」,「空難」還是「船難」?

當然,如果墜落點向前100米而落在較靠近新北市的河面,根據新北市的「救災SOP手冊」,船難必須第一時間請求基隆海軍基地以及海巡署的援助,那麼,或許⋯⋯

700噸的吊車,不是為了救難,而是為了拉起艙體給飛安會檢查。來得早來得晚,對那些千分之一生還機會的困艙者,是沒有意義的。眾官們爭執誰「決斷的」打破堤防、調來吊車,爭得不是誰的救生第一反應比較好,而是誰更對得起政府、誰敢於做一個兩百萬台幣的決定。

以上乃一略有深潛和夜潛經驗者的馬後炮。當天下午三時才知曉「空難」,內心有些自責,因為一看電視畫面就感到應該是「船難救援」而非「空難救援」,但遲來的第一反應,永遠抵不上現場的任何反應。

救援英雄們,向你們致敬!事後分享,否則內心難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