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永久中性化

俄烏戰後秩序重建之建言

UKraine

俄烏戰局,即使不演變為世界大戰,其對世界秩序之衝擊力道,也必定不亞於一場世界大戰。換言之,戰後之地球秩序,必遭重整。重整之權力將掌握在西方聯盟手中,極大概率還是以美國為主。

重整過程或需耗時幾年,但是重整方向的決策窗口,可能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因為國際已經處於極度焦慮,戰後人人都將渴望一種「容易的出路」(Easy Way Out)。這種時刻,政客會抄捷徑而陷入治標不治本之「鋸箭法」,各路政閥、財閥、軍閥趁勢佈局,從而製造出接下來不寧靜、甚至殺戮更甚的幾十年。

全球金融系統性重置

先回顧一下此場戰爭發生前的世局:世界經濟秩序已經遭受兩年的疫情肆虐;疫情之前,世界金融體系已經面臨系統性重置(Reset)之強大壓力。換言之,世界局勢本來就已經像是高壓鍋內待烹的爆米花;經濟的貧富差距、金融的貨幣危機、政治的開放與獨裁對立、美國與中共政權的爭霸、跨國深層政府與在地利益之間的拉鋸、混雜著宗教及人種的地緣衝突、民粹派對建制派的挑戰、中心化及去中心化的科技拉扯⋯⋯二戰以來的「美國秩序」(Pax Americana)結構已經撐不住世界了,需要從基礎重整了,Covid疫情不過是加速了幾年,俄烏之戰更令重整迫在眉睫。

上次重整距今已70餘年,勝利方瓜分戰敗方資源等老把戲已經行不通了。尤其驚心的是,中國極有可能在習近平領導下陪葬普丁的俄國。這可能性以及台灣應有之對策,已在日前《習近平被普丁綁架後的世界格局及台灣》、《習近平的抉擇 台灣的預策 – 政治全光譜 福禍解析》兩文中細述,此處不贅。俄中兩國的問題加起來,絕對不是簡單的「趕出美國秩序圈」的制裁行動就會消失的。

「美國秩序」有缺陷,但不是病灶;現世亂象之病灶在於一個尚未發育完全就被迫勞役的概念 –主權(Sovereignty)。自1648年「西發利亞協議」(Westphalian Treaty)以來的「主權國家」概念 ,乃一把雙刃劍,可用來維持秩序,但也可用來破壞秩序。遠的不說,當下的烏克蘭以及台灣,最能體會主權概念之兩面性。

主權概念被發明之後400年的今天,人類面臨的威脅,都不是傳統的主權概念所可解決的,從資源落差到氣候、金融、人口遷移、資訊交通、生化科技、太空爭奪、一直到AI危機;國與國之間一旦落入僵化的主權概念,帶來的只能是災難。

於是,「跨主權秩序」的概念浮現,歐盟走在前面,取消了國與國之間的貨幣、邊界主權,財政主權則尚在討論中。這裡需要提醒:北約(NATO)是美國秩序的殘留物,而不是跨主權歐盟的產物。

中俄都應「中性化」

在人類文明演化下,一個真正發育完成的主權體系,應該包容以下三種類型的價值觀:主權觀、跨主權觀、以及後主權觀。所謂「後主權觀」(Post- Sovereignty),就是容許每個國家自己決定是否要選擇「中性化」(Neutralization)。中性化不是保持中立(Neutrality)、兩邊不得罪的意思,而是將人道原則視為高於僵化主權的意思。中性化也不是放棄自衛權,而是國防及民防兼備但承諾不主動動武之意思。

由於地緣因素,世界上有許多國家並不適合採用僵化的絕對主權觀、甚至跨主權觀;巴爾幹地區國、烏克蘭、北歐小國、新加坡、台灣、甚至包括將來可能分裂的俄國、中國,可能都在其列。俄烏戰後重整之秩序,應該依照住民自決原則,讓每個國家決定自身的主權型態。否則,按照當下的主權邏輯,地球將永無寧日,人類存亡堪疑。

習近平的抉擇;台灣的預策:政治全光譜福禍解析(之二)

Insights22Cover

習近平的世紀抉擇

在如此大局下,習近平的選項有哪些?

 A) 扭扭捏捏的兩面不得罪,如聯合國投棄權票、放任部份國企參加制裁俄國行列。但如前所述,這些花俏頂多拖幾週,之後,歐美各國就會強迫他拿出實實在在的投名狀,否則就把普丁的帳記在習身上。即使習近平於20大勉強連任成功,普丁的帳還是會記在他身上。

 B) 事實上,普丁與習近平之間的關係,乃標準教科書中描述的零和博弈關係,也就是囚徒困境 – 不是我佔你便宜,就是你佔我便宜。現在,普丁吃習近平的蛋糕是吃定了。若普丁在烏克蘭陷入持久戰,他會綁架習近平做出中國無法負擔的、進一步威脅歐美的政經軍動作。若普丁失利,俄國被迫接受美國及北約的秩序,從此一蹶不振,那麼,普丁就會拖中國下水,以能源、原物料為要脅,對中國需索無度,再以聯印度制中,以中亞鬧中,使俄方變成中方的某種另類「超級大北韓」負擔,終致反目成仇。這種結局也是歐美日樂見的。

 C) 在內外交困的神智不清下,習近平破罐破摔,以台海動武為脫身之計。但台灣之地緣戰略重要性十倍於烏克蘭。烏克蘭前例已告訴世人,只要第一聲槍響,美歐將在數日之內以雷霆萬鈞之勢,全面無縫制裁中國,令中國政治、社會「一夕回到解放前」。普丁侵烏,因為有中國撐腰,那普丁跌落後,習近平侵台,誰替他撐腰呢?

 D) 習被迫接受黨內次世代之條件,放棄20大連任第三任期。但即使如此,也得過歐美這一關。歐美肯定會要求整個共產黨對台灣地位、新疆地位、香港地位、南海島礁地位,做出行動上的承諾。

 E) 無論習近平如何表現,如果中共整體延續習近平路線,美歐對中國全面經濟制裁之槍已經上膛,隨時可扣扳機。

台灣預策的光譜

實力上,台灣已經是個中型國家。但由於地緣處在面積300倍、人口60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旁邊,相對只是個小國。大國可以憑蠻力,小國必須懂政治。過去十年來,隨著國際形勢之變化,我曾從各種角度為台灣思考預策- 從謀和避戰、連橫捭闔、國力自強、一直到備戰應戰,全光譜式、無預設立場的思索。無論從哪個角度切入,我認為台灣都必須掌握兩個核心概念:第一個是「關鍵少數」,原諒我用大白話來講,那就是在區域政局中扮演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博弈角色以求「攬炒求生」的意思。第二個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凡事都有代價,願賭服輸。

21世紀乃美中之爭,這點已是全球共識;台灣處於夾縫中,這也是全球共識。對於美中之爭,我提出的基本原則是「對美不掉隊,對中不插隊」,但真沒料到,普丁跑來插隊了。普丁插隊,對台灣國安是福是禍?其實這繫於習近平的一念之間;若他聰明,就是福,若他不聰明,就是禍。他若聰明,俄烏之戰對台灣帶來的就是「韓戰效應」,若反之,帶來的就是「攬炒效應」。

對這兩種可能性,台灣之「預策」必須同時備齊。否則,危險來時措手不及,機會來時舉棋不定、錯失良機。

以下將過去十年思索之預策,整理陳列。世事難料,全光譜中的任何頻率,都可能隨著局勢出現、消失、再出現。台灣的國安思維,必須像一個中央廚房,食譜及備料盡可能齊全,以應付隨時可能現身的意料中、意料外客人或敵人。

謀和避戰之道

和平是台灣人的企求,這點毋庸置疑。但在美中爭霸的夾縫中,向美國跪下,中共想打你,向中共跪下,美國想打你。這是台灣身為「兵家必爭之地」之地緣悲哀。但真的沒有謀和之道嗎?2015年在《與習近平聊聊台灣與中國》一書中,提出一個東亞區域和平之方案,隨後數年由於習氏之作為,似乎已經時過境遷,但在最新的俄烏局勢下,此光譜的條件有再現之跡象,值得再度陳述。同書中,我預判習近平將尋求連任20年,當時被世人視為天方夜譚,但隨後事態之展開,時序及事件均如書中所判。

這2015年的謀和避戰方案中,以台灣的地緣地位為基點,提出東亞區域的「和平公式」如下:

《打開天窗說亮話,中國最擔心的,恐怕不是台灣這個地方獨不獨立,而是美國(及日本)會不會有朝一日完全掌握台灣,從而威脅到中國的國防安全以及未來對東海、南海、太平洋的戰略延伸。台灣的有識之士,完全認知到這一點,但小小台灣沒有能力改變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只有中美兩國可以。

中美雙方於上世紀70年代所簽署的三項聯合公報,以及美國國會所訂立的《台灣關係法》,明顯已難以堪任接下來20年的區域和平基石;雙方在台灣議題上需要一個與時俱進的新基石。站在中國的角度想,對百年中國最有利的策略就是讓台灣「永久的中性化」。中國一直想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和台灣簽署的「兩岸和平協議」,其實找錯了對象,中國應該找美國簽署一個「台灣永久中性化協議」(Agreement on the Permanent Neutralized Status of Taiwan),將台灣因素排除在中美兩國的戰略競爭之外。這樣做,對中國、美國、世界都有絕大的好處:一、美國本來就承認「一個中國」政策,因此中美雙方是在「一個中國」共識下簽署協議的,而台灣(如同過去近40年)既沒能力也沒意願去挑戰美國的一中承諾;

二、由於中國主動提出台灣中性化,美國也失去在台灣進一步部署攻擊性軍事力量的正當性;

三、台灣海峽已經被世界戰略界列為可能引起世界大戰的脆弱點之一,因為此地區若發生軍事衝突,日本、韓國不可能不被捲入,朝鮮可能伺機而動,俄國可能藉此對歐洲、中東、北非採取行動,中國再一次被捲入世界戰爭,美國也吃不完兜著走;換言之,世界將倒退至少30年。台灣海峽若得到中美雙方的中性化保證,整個世界,尤其歐洲,都會鬆一口氣。

至於台灣本身呢?只要得到了永久不被中共統治的中美共同承諾,台灣人會很快的回過神來,跳脫統獨的羈絆,他們急於建設寶島都還來不及呢。這樣,中國得到了面子,世界得到了裡子。眼下的中美在亞洲的對撞氣氛,也都得到根本性紓解。

「永久中性化」這個概念,或許在當前主權體系下是個陌生概念。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性化」(neutralization)不等於「中立化」(neutrality);後者可能隱含了中國承認台灣的獨立國家地位,但前者完全沒有這層政治含義,而僅僅表達了中國同意使台灣從一個目前處於「衝突公式」中的元素,改變成為一個「和平公式」中的元素,並以中性的地位參與國際事務。出身國際法學界的前比利時參議員亨利‧方亭(Henri La Fontaine)於1917年4月28日發表了一篇22頁的宣言,詳細論證了「中性化」和「中立化」的差異,若以一句話表達,就是後者是戰爭時期保持中立的地位,而前者則是即使在和平時期也保持中性的地位。

中國當下有6個和絕對主權有關的燙手山芋:新疆問題、西藏問題、香港問題、台灣問題、東海(釣魚台)問題,以及南海問題。其中任何一個問題若深化爆發,改革開放30餘年的成果都會被攔腰砍半。

六大問題是連動的,而使其連動的就是「絕對主權」這個概念。簡單扼要的說,絕對主權概念在地球上不過400年的歷史,國家成立因為它,但國家毀滅也因為它。接下來,威脅整個世界的嚴重問題,諸如ISIS問題、難民問題、氣候暖化、南極冰帽溶解、北極資源開採、太空兵器及通訊,沒有一個是所謂的「絕對主權體系」可以解決的,人類只有發展出「後主權」的時代思維及哲學,才能避免整體的崩盤和戰禍。

種種跡象顯示,人類的「後主權思維」已經啟動,至少「跨主權思維」已經是世界顯學。換句話說,今天的中國如果不開始深切反省其「絕對主權思維」,30年之間的中國,雖然或許還可以保持一個大陸帝國的地位,但是與世界政治文明接軌的能力將越來越薄弱。

前述六大問題,若分開一個一個解套,時間夠嗎?資源夠嗎?若「打包解套」,槓槓點又在哪?其實,「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步到位、讓世界驚艷的槓槓點就落在「中美簽署台灣永久中性化協議」這個動作上》。

185

給中南海的最後告誡

這是一篇從世界和平角度看台灣地位的文章。或許中南海七十年來,即使在最內部、最私密的談話中,都從來沒從世界的角度檢視過台灣的角色。如果連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習近平都從未想到台灣可能有今天這樣一種撬動中共生死的角色,那麼聽命於他們的小圈子的人就更不可能了。

地球秩序的範式顛覆

即使如此,這篇文章還是得寫,因為偌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總有一些對世界大勢具有現實感知的人,他們也許不在當前的權力最核心,但是有朝一日當他們在歷史的機遇下成為核心人物時,他們就會需要一個聞所未聞的另類解決方案。總而言之一句話:中南海對台灣地位的思考,遲早需要開一個天大的腦洞,如果自己不開,世界就會強迫它開。

之所以稱為「最後告誡」,因為當下還有機會,事態一閃即過,過了這村恐怕就沒這店了。

這個大腦洞,必須先談大勢,再聚焦於台灣。大勢可以濃縮簡述如下:人類整個文明,正處於數千年來未有的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比起這次,過去什麼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列寧馬克思主義⋯⋯凡是你說的出來的人類秩序型態,五十年之後、甚至僅僅二十年之後,都只會是歷史陳跡。

中南海,或者說中國共產黨,今天腦海中的「持續一黨專政」、「中國GDP世界第一」、「稱霸天下」,「統一中國」,即使一時實現了,也不過是建築在浮沙上的城堡,浪頭一來,地基就消失了。別誤會了,同樣的話,應用在美國身上也一樣,這裡談的是整體人類的事,美國也在內。但是,歐美容許談論、思考這個大勢,而在中國不允許思考這件事,因而危險是在中國這一方、時間不在中國這一邊。一旦範式顛覆了,首當其衝的就是金字塔權力結構體的中國。雖然到時各國都會輸,但是,先輸者為寇,後輸者為王。

導致範式顛覆的大趨勢,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

* 人類秩序的「集權中心化」與「分權去中心化」之爭;

* 全球主義與國家自主之爭;

* 始自1648年的「西發利亞絕對主權體制」,與「後西發利亞相對主權思維」之爭;

地球秩序的範式顛覆,其實早已進行了好一陣子。美國的聯邦分權體制,就是對古老歐洲的絕對主權的反彈式創新;歐盟的27國跨主權體制,也是對絕對主權概念的反省。二戰後跨國企業的興起,乃至於國際金融的打通、航空航海公法的制定、會計原則的趨同,全都指向一件事:任何死抱著「絕對主權」意識形態面對世界的國家,都是違反歷史潮流的(何況一個單單用「自古以來」一句話就能違反公約的單一政黨)。

2020美國大選中的亂象,告訴人類的訊息是:連美國這樣一個聯邦分權體制,其傳統的分權機制都已經跟不上新世代對「權力去中心化」的要求了。歐盟的內部不協調,透露的也是盟內國家對「權力去中心化」的還不適應。

近年來各國新世代對「全球主義」(Globalism)的反彈,不滿的並不是跨國的現象本身,反而是對「以跨國之名、行集權之實」的企業或機構之憎惡。想想看,為什麼麥當勞、星巴克、宜家傢俱等等具有「在地」性質的跨國企業並未引起所在國的憂心,而如臉書、微軟、谷歌這樣的跨國企業卻會普遍引起各國的擔憂呢?難道不是因為它們的「數據集權」本質嗎?再進一步說,同樣是科技跨國巨頭的蘋果公司,為何能憑著一招「保障數據隱私權」就行遍天下而未遭敵意呢?

「自古以來」的「絕對集權」的毛病

以上現象和案例,都點明了人類下一波文明的鐵律:凡是堅持「集權」和「中心化」的國家、機構、文化,都是在自取滅亡。而「絕對主權」正是集其大成、樣板中之樣板。

中南海,正在對號入座!如果不是「絕對主權」的概念作祟,北京會在整個南海地區遭到如許的抵制嗎?如果不是「自古以來」的可笑說詞,台灣在國際上的獨立地位會日益高漲嗎?如果不是「絕對集權」的毛病,今天需要花上遠超過軍費的社會維穩成本嗎?如果沒有「集權統治技術輸出」之意圖,華為這家公司會被歸類為軍工企業嗎?

早在2015年,作者就在《與習近平聊聊台灣和中國》這本書中,警示過中南海,若想要解套,唯一之道就是順應人類潮流、放下「絕對主權」這個概念,從世界和平角度接受台灣的中性化(neutralization)國際地位,然後一切其他才可能海闊天空。

六年來,一連串的「絕對主權」作為,從南海到香港,從全黨一言堂到全民管理新疆化,從戰狼外交到武嚇台灣,在在顯示中南海打算一條道走到黑。中國共產黨九千八百萬黨員,竟無一人是男兒?中南海避免「慈禧時刻」、改弦易轍的機會窗口僅餘兩年,勿謂言之不預也。

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開打(五)台灣篇

本系列描述了非典型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及為何它可能演變為熱戰形式的第四次世界大戰。台灣由於地緣及歷史的因素,夾在美中之間,成為熱點中的熱點。因為這場無硝煙的三戰,美中關係在突變,世界格局在突變,台灣在區域中和國際間的角色,其實也在突變。台灣人的思維模式,不能駐停在「前疫情」的格局,而必須以「後疫情」的大局來重新定位自己。

比起大多數其他國家,台灣病毒疫情管控確實不錯,因此台灣當下沈浸於通過這事實提升國際地位的氣氛中,例如口罩外交、傳媒外交,把中共及早已被政治化的WHO氣得牙癢癢。然而,更重要的一件事是:台灣社會是否意識到此場無硝煙三戰演變為四戰(熱戰)的徵兆,以及其中的風險。

直通台灣的海底光纜

過去三年在誰都想不到這場疫情的時間段內,我曾從各種角度「挑撥」台灣社會對一場熱戰的風險意識。綜合起來大約有以下數點:

* 台灣就像一家精緻的瓷器店,隔壁住了一頭隨時會失去理智的大象,台灣需要深度研究大象生理學和心理學,減低大象衝進瓷器店的機率,必要時還必須對大象對症下藥。

* 大象衝過來時,犀牛會來援助台灣,但施力多大,來不來得及,都是變數。

* 台灣自己若不堅定、不團結、鬧內鬨、不願流血,還指望犀牛來替台灣流血,是否太天真了?

* 台灣政府可能有18套應付大象的劇本,但是這18套劇本下對台灣社會的損失和傷亡,有告訴人民嗎?(正如此次疫情,美中的最大差別就在於,中共政權完全對人民隱藏真相,而美國政府則是完全透明,告訴人民將死亡10-20萬人,而這正是集權政體和民主政體的差別)。

在無硝煙的三戰已經開打之際,台灣人民應該問自己以下問題:

* 台灣是希望還是不希望熱戰發生?若是前者,你的生理和心理都準備好了嗎?若是後者,台灣有沒有任何辦法降低熱戰發生的機率?

* 倘若台海發生熱戰,哪怕只有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機率,不管規模大小,你會堅定的站在大象這一邊,還是堅定站在犀牛這一邊,還是猶豫不決的騎牆兩邊看?

* 美國犀牛已經相對明確的決定要解除大象對現有以及將來世界秩序的威脅,並已經以明確的態度正面對待台灣在之後的角色。除了通過美國國內的各種對台法案,最近還決定重建一條直通台灣的通訊海底光纜,並禁止連結香港現存的數據系統。因而台灣有機會成為以下角色:

1)(無論熱戰是否發生)取代至少部份香港過去的金融、經濟角色;

2)由於台灣與中國使用同樣的方塊字,台灣成為未來中國以及全球方塊字使用圈的政治文明標竿;

3)促使台灣成為協助未來中國政治、經濟、社會重建的催化劑。

關鍵期內的「和平製造者」

台灣社會思考了以上問題之後,應該務實的面對以下大局:

* 在當下的「非典型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打的形勢下,一向來大家所理解的台灣戰略地位已經大不同於「疫情前」的地位了。川普及習近平,在實務上都各自需要超過8個月的對策準備期,而台灣若格局夠,很有可能扮演這8個月關鍵期內的「和平製造者」(請搜索《習近平現在需要蔡英文,川普也是》一文),並且趁著這場角色扮演提出對價,進一步鞏固台灣的主權地位,並為「疫情後」的台灣及世界秩序作出貢獻。

* 台灣成為和平製造者的策略方向以及具體方案何在?過去幾年曾經陸續提出若干方案,當時看來可能像天方夜譚,但是現在越來越不像了。列舉其中幾條,如《太平島的使用應該國際招標》、《和平公式中的台灣地位》、《台獨與台灣中性化(Neutralization)》、《台灣別中計,中共不等於中國》《一國多港 – 香港的第四種想像》、《川普如果向台灣借名片(系列)》等等。詳細內容煩讀者搜索網頁或參照作者書《2022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此短文難以詳述)。

這場非典型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將台灣的機會窗口和風險窗口提前了兩年。作為本系列結語,還是那句話:不怕台灣力量小,只怕台灣格局小。5/20 是把握機會窗口的好時機,不過那是另文的題材了。(系列完)

台灣要有心理準備面對:更專制的中國

台灣必須要有心理準備,2022年中共二十大之後,中國必然進入一個比現在更專制的狀態。(湯森路透)

2012年,在密切觀察中共十八大前後的事態發展下,我將薄熙來被黨內元老清算事件的始末,寫成了《中國號超級拼裝巴士駛向何方?》一書,書中描述了習近平上任當時中共的政治、經濟困境。

2013年,通過觀察以及對中國內部大局的判斷,我意識到一件事:在中國的現實條件下,習近平若拒絕成為元老派的傀儡而想留下真正的歷史地位,在中共的鬥爭結構及歷史脈絡下,他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打破成規,連續執政二十年。

接下來兩年他的選擇性反腐、肅清政敵、軍區改戰區等等一連串動作,無一不符合我對他的猜想,於是在2015年我出版了《與習近平聊聊台灣和中國》一書,並描述了一種他連續執政二十年的路徑: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並修憲、降格常委制,並比喻為「總經理制改董事長制」,這樣便可以在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時,將總書記身分交給親信,而他本人繼續以國家主席加軍委主席統領中國。

習近平「不先買票就上車」

然而該書中提出了三項執政二十年的要件;缺少了這三項要件,連續執政二十年的試圖不會成功。這三要件可簡述為:

一、開放黨內差額競選。

二、由縣級(含)啟動真正的一人一票直選。

三、與美國簽署一項「台灣永久中性化協議」(中性化 Neutralization, 而非中立化Neutrality)。

第一要件的作用在於給予九千萬黨員希望,以化解白刃相見的黨內鬥爭。

第二要件的作用在於給予十四億人民對「終將民主」的期待。

第三要件的作用在於補充已經捉襟見肘的「中美三公報」之不足,將台灣這個變數,由中美對撞的公式中移除,以作為南海紛爭、東海紛爭之解決方案典範。

這三個要件是連續安全執政二十年的必要前提,沒了三要件,連續執政的合理性與合法性沒有落腳點。然而,習近平先生在第二任初始的2018年,就搶先進行了取消主席任期制並入憲,而把三個必要前提甩到一邊。這個「不先買票就上車」的動作,不但為他帶來了「習皇帝」的外號,也激起了黨內的激烈反彈,更刺激了世界對中共的警惕心,促成了美國以圍堵中國為第一戰略的決定。  

不顧三要件而搶先上車,造成了習近平當下的內外交困,這不能不說是包括習近平在內的習班子對內外局勢的整體誤判。之所以走上誤判的道路,黨內的鬥爭激烈當然是主要驅動因素之一,但是習班子的知識廣度不夠,才是更重要的因素。  

本來習近平想定的連續執政二十年,腦中的鏡像應該是俄國的普丁或新加坡的李光耀。但他本人及身邊的小圈子智囊,可能對中國以外的歷史理解不足,很快的就陷入了中國傳統的天朝帝國「中國夢」,以至於沒看清普丁之所以能夠執政二十年,前提是普丁早已放棄了前蘇聯對原共同體的「絕對主權」概念,而李光耀之所以能夠執政四十餘年,乃基於擅長經營管理「一人一票」的機制。

習近平及其班子若還想通過「國家主席連任制」在2022年二十大之後繼續領導中國,唯一的實現路徑就是在國際上修正其對南海、東海的「絕對主權」概念,至少要表現出某種「共享主權」的誠意,以及在國內表現出「黨內民主」、「讓一部分人先享一人一票」的具體作為。除此之外,繼續連任領導人一事,沒有任何合理性及合法性的基礎。  

如今內外形勢已到了這個地步,即使習班子有意,也未必來得及,何況無意呢?若要補救,還得趕快,時間並不站在習近平這一邊。

2022年,中國回到毛澤東時代,還是選總統?

中國會回到毛澤東時代嗎?十年前問這問題,全世界大多數的人大概都會嗤之以鼻的視為蠢問題。看看大小城市的高樓、看看上海的市容和夜生活、看看遍佈全國的高鐵高速公路、看看出國旅遊的人數。回到毛澤東時代,你瘋了嗎?

但是,若你經常和中國的「知情者」接觸,你會察覺這不是一個假議題,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真恐懼。知情者人數雖然不多,但他們是學者、思想家、由知轉商的企業家、媒體人、退休老幹部以及大小的在位者。

「毛澤東時代」意涵太豐富,有人把它和「文革時代」劃上等號,有人聯想到一人說了算,有人想到鬥爭的人頭落地,也有人想到理想、熱情下的極端民族主義和排外主義。但討論總要有一個疆界,因此這裡將「毛澤東時代」濃縮定義為:

一、旗幟鮮明的設定外部敵人(如蘇、美),用來合理化對內部的一切極端手段。  

二、對外鎖國,只和屬於「敵人的敵人」的國家打交道。  

三、對內信息鎖國,以階級劃分為工具,關起門來使國內政敵互咬。  

四、人流、物流、金流,一切管起來。  

五、將台灣作為「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最大槓桿點,口稱一個中國,暗地裡保持一個大中國、一個(台灣)小中國,以襯托中共政權存在的合法性,以及一黨專政的合理性。台灣的存在,對毛澤東有極大的工具性,對外是中共政權調整國際關係的空調機,對內是支撐中共一黨專政的合理化樑柱。  

六、「毛澤東困局」就是中國多數皇帝的困局——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想一人把一百年才能做完的事在有生之年做到,因而「夢想無上限、手段無底線」,結果是「吃緊弄破碗」。  

習近平的接班,完全是中共十八大權力鬥爭下各派妥協後的安全牌,各派僅視其為當年華國鋒一般的過渡棋子,沒料到他深藏不露的內心世界,棋子變棋手,拉一派打一派。演變至今,尤其在美國出了個川普之後,習近平已經明顯的落入了上述的「毛澤東困局」,很自然的會讓人產生一個大哉問:陷入「毛澤東困局」的習,會不會使得中國回到「毛澤東時代」?  

雖然中國政局中的「毛化」跡象顯著,但我個人的看法是:不會!因為,整個世界、中國國內條件都已經大不一樣,尤其重要的兩個因素是:

一、美國這個還是地球霸主的國家,已經兩黨形成共識盯上了中共。

二、當年「以權力鬥爭為綱」的中共,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後,尤其在「八九天安門事件」後,已經轉化為「以利益(財富)自保為重」的家族幫派組合,斂財機制一旦斷裂,就會「樹倒猢猻散」。

中共現在「壓力山大」,外有美國霸權要求它經濟補票、政治收斂;內有強烈通縮、物價高漲、失業普遍;上層幫派家族互鬥,中層幹部消極抵制,底層百姓焦慮煩躁。這不是習近平一人或一個派系能夠掌控的局面,即使他有毛氏之心,也無毛氏之運。

美中的攤牌已成局,台灣這棋子對美、中都太好用,選不選邊恐怕已經不是台灣自己的選擇(無論台灣誰當政)。我的思考方向已集中在如何「災情控制」(damage control)上。大略簡化的比喻是:台灣已陷入「台積電困局」——在美中攤牌下沒有不選邊的餘地,因而只有做好自己在最糟情況下的災情控制。

那麼,中國會往哪裡去呢?個人認為,世界上已經沒有命定論或歷史決定論,只能用演化觀點,一步一步的來追蹤中國的方向,而習近平本人或本幫,或許具有三成的決定力量,其他七成就看中國國內形勢及國際形勢。

一切都拖不過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國內外壓力下,以下兩個極端的想定都是有可能的:一、中國正式樹立「具有若干毛澤東特色的法西斯體制」,走上與整個現代西方國家火車對撞的軌道。二、中國以「類蔣介石」或「類香港」模式(請見本書相關章節),間接、超額選總統,重燃世界對中國政治現代化的期待。  

對這兩種極端,台灣都得有所心理準備。台灣社會需要的心理準備,包括兩方面。其一,無論上述兩種狀況哪一種發生,中國必然進入比現在更專制的狀態。即使出現上述的第二種苗頭,過程中也一定得先更專制一陣子。胡溫時代有一句名言:現在收緊是為了將來的開放。但我從一九九二年親歷至今天,中國從未能擺脫一個詛咒:一死就放,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  

其二,部分台灣讀者心中可能在想:讓中共走上蘇聯或法西斯路線,那它不就會早早垮台,而台灣就更快自由了?我只能勸心中有這念頭的人多讀讀歷史,多了解一點今日中國人民的焦躁感和勢力板塊,因為中國內部的非和平演變,其將產生的巨大泥石流,不論是經濟上的還是政治上的,首當其衝的第一站就是台灣。這點不可不知。  

本書的上半部中分析,美中的攤牌已成局,台灣這棋子對美、中都太好用,選不選邊恐怕已經不是台灣自己的選擇(無論台灣誰當政)。我的思考方向已集中在如何「災情控制」(damage control)上。大略簡化的比喻是:台灣已陷入「台積電困局」——在美中攤牌下沒有不選邊的餘地,因而只有做好自己在最糟情況下的災情控制。然而,本書出版之時,台灣選戰已經打到無人有時間思考災情控制, 我覺得這是凶兆,只能不斷敲警鐘。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