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超地緣台灣

當軟磨遇上硬攻:美中台大盤解讀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板塊對撞,強震即將到來,台灣身處其中,震幅難免,但是應該避免成為震央,並做好防震措施。

先為「大盤」下個定義:(一)震盪的時間跨度至少十年;(二)導致板塊對撞的壓力性質,至少累積了二三十年;(三)形勢比人強,大盤走勢不因美中領導人是誰而改變。

從第二點談起。美國的國際舉動在二戰之後,不論是馬歇爾援歐重建計畫、重整日本憲法體制、韓戰、越戰、對蘇聯冷戰、通過以色列制衡阿拉伯勢力、通過聯中制俄、台美斷交及美中建交,一直到今日的印太戰略圍堵中國、對中開啟貿易及經濟戰爭,無一不基於一個戰略主軸:禁止地球上出現任何一股足以與美國權力抗衡的勢力,不管那勢力是一個國家、一個聯盟還是一種宗教、一種思想。

美國第一對陣皇朝天下

美國的這個全球戰略主軸,和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無關,與華爾街哪家公司當權無關,與哪個產業、哪些公司當紅無關;只要美國察覺地球上出現另一股勢力想與其抗衡,美國魂就會冒出來指揮美國身體的每一部份。這個「美國魂」可以用幾百本書來闡釋,但實質上一句話就可表明,那就是川普藉以當選的那句話:美國第一。

來看此次板塊對撞的另一方:中國。中國是一個以柔性的「天下思維」包裝硬性的「皇朝體制」立足於地球數千年的國度;儘管不同族群、甚至不同文化由北方、西北方的陸地進入而交融,但任誰一旦品嚐到了皇朝體制的滋味,再發現了天下思維的軟磨功,誰都抵抗不了那權力的誘惑。不管是胡人來了,佛教來了,共產主義來了,西方經濟來了,最終還是歸於皇朝體制,以天下思維為軟磨統戰工具。

這「中國魂」,也可以用幾百本書來闡釋,但還不如毛澤東的一句話來得簡明扼要-「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源自明朝朱升的「九字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是中國版的「中國第一」大戰略,與美國版的最根本差別在於,「美國第一」走的是「硬攻」路線,而「中國第一」走的是「軟磨」的路線。

中共軟磨;美國硬攻

十八、十九世紀被西方和日本打得七葷八素的中國,並未忘情「中國第一」。經過毛澤東的折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其實只是披著軟磨功大衣的皇朝路線,鄧那句著名的「韜光養晦」,不就是「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文言版嗎?舉凡加入WTO、誘引外資進入中國、致富之後的國際收購等等動作都是在大戰略下進行的。隨後,中共一黨專政帶來的政治、社會壓力,使得2012上任的習近平不得不用對外民族主義來維持專政,這就打破了「緩稱王」的戒律,提早曝光了「中國第一」的魂魄。美國開始不安,但一直要等到精明莽漢川普,才點破了中國的軟磨功夫,端出硬攻路線伺候。

這就是過去30年所累積的摩擦壓力造成的「大盤」盤勢;川普和習近平,都不過是盤勢下的必然產物。而不大不小的台灣,由於歷史及地緣,處在其中。此盤勢的形成耗了幾十年,解盤之道,至少也需十年。台灣或許無能協助解盤,但至少得培養出一種見識:不要在板塊對撞的十年期,變成震央。美中板塊在印太的對撞點,至少有四處:南海、東海、朝鮮半島、台海;當下台灣還排在末段,順勢而為、軟磨前進就好,千萬不要插隊!

「台中人」做台灣總統

在地緣歷史和海洋文化下,只有越來越廣義的台灣人,沒有越來越狹義的台灣人;「公民」的概念,就是最準確的概念。(取自freedigitalphotos)

過去一年,發生了兩個事件:砍掉日本殖民時期「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銅像的頭,以及在敗退台灣後才建設台灣的蔣介石的棺木上潑漆。這兩現象,可簡稱為「八田與一砍頭」和「蔣介石棺木潑漆」事件。  

做這兩件事的,一為年過六旬的大人,一為年輕人,有些媒體稱當事人為「極端」,有些稱之為「熱血」。先不管你的看法如何,且容我先講一個真實的小故事。

我是「台中人」

不久前在桃園機場,一位長相端正清秀的15歲青年,引起了某位長年穿梭台灣和中國的長輩的注意。此長輩看他一人獨身搭機,好奇的問他:你是哪裡人?15歲青年回答:我從中國來。長輩說:聽口音、看長相,你比較像台灣人啊。該青年這才說出一段讓這長輩嚇一跳的話,青年說:我爸爸是台灣人,我媽媽是中國人,所以我的真正身份是「台中人」。  

現在,這位「台中人」,在台灣某地某校讀書。根據內政部的公開資料,目前在台灣,父母雙方一方拿台灣護照、一方拿中國護照的青少年和兒童為268,836人   但是我曾聽說內政部移民署的內部未公開資料,總數已接近50萬人(若有誤,歡迎移民署糾正)。  

另外,父親是台灣人,母親是越南人、菲律賓人、印尼人等東南亞新移民子女,人數也在30-50萬人之間。  

再提出四個現實上廣泛存在但媒體通常不願多談的數字:其一,根據陳耀昌醫生的最新研究,1949年之前,生活在台灣島上的早期本土漢人居民,幾乎都至少擁有15%到30%的南島語族DNA。其二,自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台灣的日裔後代人數爭議不斷,從30萬到200萬都各有推論。其三,1945-49年間才抵達台灣的「外省人」和「本省人」的後代,數量不詳(因為政治不正確,已經沒人在統計)。  

啊,還有第四個更加政治不正確的數字:台灣人長住中國之後和中國公民生下的子女,未選擇回台定居者。按常識判斷,這數字應該也是以「十萬」為計量單位。  

那麼,什麼是「台灣人」?

看了這些數字,你會怎麼定義「台灣人」?我有一個定義:凡是生活在台灣,不放棄國民身分證(或其他居留證件),有繳稅的人,就是「台灣人」。就是說,在地緣歷史和海洋文化下,只有越來越廣義的台灣人,沒有越來越狹義的台灣人;「公民」的概念,就是最準確的概念。  

不久前寫了一篇文章,《藍綠的50道陰影》。綠營和藍營中的許多朋友,有人贊同,有人批評,還有人贊同但是認為「不應該把話講得那麼白」。但是參諸「八田與一砍頭」和「蔣介石棺木潑漆」事件,再來回味該文,我現在覺得該文講得還不夠白。

老人請別情緒綁架年輕人

做出這兩事件的人,還有那些氣憤填膺或拍手叫好的人,很抱歉,你們的情感狀態,至少在這兩件事上,都還處於人類初級或原始的階段,你們都還活在過去的記憶?,缺少向前看的格局。七十、八十的「老人」倒還罷了,連20、30歲的年輕人,都還在以祖父、曾祖父的經驗為座標,定位自己今天和未來的角色,台灣的未來要靠誰?  

台灣在世界上經濟競爭力的弱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老一代不交棒」,這點大概已無疑義。但大家沒注意到的是,台灣的老一代不但在權力上不交棒,連情緒狀態都不交棒。老一代不但用權力綁架了年輕人,也用情緒綁架了年輕人。奇妙的是,台灣的年輕人在權力、社會資源、財富分配這些利益問題上,非常懂得老一輩的害處,甚至不惜走上街頭抗議,但在情緒和認知方式被老一代綁架這件事上,卻如此的綿羊,有些人不知不覺,有些人即使知覺了也悶聲不響。

老情緒怎麼帶領新台灣?

在情緒狀態這件事上,台灣社會是如此的自閉,自欺欺人到了看不見事實的地步。再過十年,前述的台灣的「新移民」、「新住民」、「新混民」,總數可能將到達300-500萬人。十年後,台灣的人口結構和認同結構將會是一個「新台灣」,今天還在企圖用「老情緒」面對「新台灣」的人,請問你到時候要怎麼辦?要怎麼做人?  

二十年後,台灣一定出現相當比例的議員、立法委員,其身份是「台越人」、「台菲人」或「台印人」,請問今天對「八田與一砍頭」和「蔣介石棺木潑漆」事件氣憤填膺或拍手叫好的人,到時將如何自處?你們的初級和原始的情緒狀態,能夠應付一個新台灣嗎?你們是助台灣之人,還是害台灣之人?

「台中人」當總統

請記住,三十年後的新台灣可能選出一個「台中人」的總統。不要說不可能。三十年前,你若說美國會選出黑人當總統,人們的牙齒都會笑掉,你若說台灣會選出一位女人當總統,那也是牙落滿地。  

台灣人最好趕快從《藍綠的50道陰影》中走出來,建立一套新的、基於事實的台灣論述,否則不但新台灣的主體性無從建立,在人口結構大挪移之下,台灣也將成為世界潮流中的自閉國家。

台灣文化的罩門-先祖觀

電影「人工智能」(AI)中的小男孩機器人問他的人類養母:我是從哪裡來的?媽媽把他帶到工廠附近指著工廠說:你是從那裡來的。然後媽媽叫他:逃,快逃,永遠不要回到這附近。因為,凡是出現了自我意識的機器人都會被當作敵人而被召回重修。最終,小男孩機器人認定了收容他的養母和那個他生活過、叫做「家」的地方,就是他的終極認同對象。

義大利某小說描述一名農婦看到原野上一大群人迅速奔逃,她好奇問為什麼,一人邊跑邊對她喊:「快逃,祖國來了!」

祖宗、祖靈、祖國,不管你稱它為什麼,如果被它牽絆了,你很可能就不是一個獨立完整的「人」。這點,歐洲人最清楚,因為不需要歷史教科書,他們自己的生活經歷就知道,把先祖當成認同對象,輕則自尋煩惱,重則喪生於莫名。

愛因斯坦生於「萊茵河邦聯」中的一個小邦,那個地方後來被叫成德國;他在瑞士發展出相對論,然後回到柏林,希特勒掌權時逃到美國。如果他被「祖國」或「祖宗」的觀念牽絆,他可能早就命喪黃泉了。

一再外向尋親只是落後觀念

中國共產黨稱為老祖宗的列寧同志,清楚知道自己身上具有至少六種血統,若要拜祖,恐怕得360度旋轉著拜,因此他創立的國度也只敢叫蘇「聯」。再說中共教父毛澤東,深讀歷史的他,當然知道湖南就是一個千年來混血而成的語言文化區域,因此一向來為湖南共和國的「湘獨」打拼,並力主藏獨和疆獨。至於後來的事,那是後來的事了。

你看,從地球的西邊到地球的東邊,被「先祖」這個觀念綁死在一棵樹上的,絕對是異態而不是常態。那麼,台灣為什麼要將自己綁在一棵樹上呢?國民黨為什麼一定要向西去「認祖歸宗」呢?民進黨為什麼一定要向南去「尋親」呢?大家為什麼不能實實在在的實話實說,今天的台灣就是因為地緣因素以及幾個歷史的偶然因素而存在的呢?

台灣人實在應該向那個機器人小男孩學習。要認同,就認同養你的父母和那個你生活的地方,到此為止,拜託別再做什麼認祖歸宗和南向尋親的動作了,那是落後的象徵。

(本文曾刊於:今周刊)

984
27

台灣的選擇:地緣悲情之子,還是領先東亞轉大人?

寫作六年,這可能是其中最嚴肅的一個議題,但容我輕鬆開場,先「做出一個吸引眼球的動作」(XD),從三個歷史穿越劇的場景開始。

第一個歷史穿越場景。近兩年網上出現一個笑問,而那肯定出自台灣年輕人的創意;該則網上瘋傳的笑話,首先例數今日荷蘭社會的經濟發達、福利豐厚、工時全球第二低,然後最後一句問到:當年鄭成功為什麼要把荷蘭人趕跑啊?

感到好玩,我也將此無奈的黑色幽默轉傳諸友,多皆哈哈,只有一位學識豐富的老友冷冷的回了一句:如果荷蘭人沒走,台灣就會是印尼。

的確,再細推敲,如果荷蘭人當年再實質佔領台灣300年,台灣勢必印尼化,甚至成為印尼國在東海的「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也就是一個五倍大的峇里島,至於我本人,肯定不會被生出來,這篇文章的讀者中的99.99(再加10個9)%,恐怕也不會在世。

第二個歷史穿越場景。二戰後,台灣被規畫為日本國所屬一部份。台灣將怎樣?依常理推,台灣會成為一個30倍大的沖繩,主要經濟來源為農林漁,人民抗議的對象主要是美國駐軍,但蓮舫更可能成為日本首相。

第三個歷史穿越場景。1950年,毛澤東集結60萬部隊,即將發動渡海佔領台灣,但在最後一刻,爆出朝鮮金日成統一半島的南侵戰爭,俄國史達林強令毛澤東中止侵台,將已經部署好的侵台部隊調往朝鮮「抗美援朝」。史達林出手這招,達到了一石二鳥之目的:制止了美軍打到鴨綠江,同時保存了共產國際多年來培養的兩個相爭義子中敗落的一方 -國民黨,以創造中國繼續分裂的局面,牽制越來越不聽話的勝方義子 -共產黨。

如果沒有金日成和史達林,台灣今天會怎樣?合理的推斷,大概和今天的海南島差不多,成為內地人的旅遊聖地和東北人的退休天堂,也是中國的東海潛艇基地,而在那之前,三反、五反、人為大饑荒、文化大革命會先讓今天還活在台灣的人至少一半沒有存活的機會。台灣,會成為冒險家惡搞的樂園,馬雲現象一定還是發生在杭州,而不會在台北。

鐵一般堅硬的大現實

穿越了歷史三次之後,讓我們回到鐵一般堅硬的大現實。台灣,一直到今天,就是一個地緣的產物,它位於東海、南海要衝,又距離中國大陸塊不到兩百公里,台灣海峽平均水深只有50米;未來一千年,台灣島都不會向東南西北移動。西半球的荷蘭人、葡萄牙人來台灣,為了地緣;日本要台灣,也是為了地緣;國民黨敗退台灣,因為地緣;韓戰後美國重新重視台灣,因為地緣;今天中國不放過台灣,還是地緣。

地緣,是台灣一切悲情的來源。然而銅板有兩面,韓戰之後,由於美國在地緣考慮下將台灣納入保護傘,國民黨治下的台灣得到依賴地緣向國際發展經貿的機會,也得到了台灣人向世界移民擴散的機會,因而地緣也是台灣一度成功的基礎。然後,美國走向聯中制俄,地緣再度成為台灣的噩夢,一直到今天。

這幾年發生在台灣的歷史課綱之爭,在我看來有些瞎鬧,無論是贊成中國史觀、日本史觀、西方史觀、台灣本土史觀,那都只是基於片面不完整的恩怨情仇。台灣倘若一定要有官定的歷史教科書,只有一種史觀是客觀的,那就是:地緣史觀。

未來百年、千年的台灣,無論是被中共武力統一,或是事實獨立、法理獨立,都不可能地緣獨立。然而同樣肯定的,在已經存在的過去400年因地緣而起的歷史經驗下,即使未來台灣被中共武力統一,台灣對事實獨立、法理獨立的追求,也不可能消停。中共若愚蠢到發動武力攻台,那就等於是在已經解決不了的北部新疆、西北西藏難題上,主動再為自己添加一個東南方向的高壓鍋。

認清「中地緣」現實

對台灣地緣這話題,暫且打住,讓我們從東北亞中地緣、亞洲大地緣來看看未來。中國目前的領土橫跨東北亞,中亞和南亞,它的體積所帶來的地緣戰略,注定了台灣本身其實只是其中的一小點,並沒那麼重要;今天台灣具有超出其位置、面積的地緣意義,只是因為台灣被植入了東北亞的中地緣環鏈。打個通俗易懂的比方,就像一家大公司,兩派各持有49%的股份,於是僅僅持有2%股份的那一方,就成為了必爭之地的關鍵少數。這兩派,當然就是中國一派,美日南韓為一派;30年來,台灣都扮演2%的一方,但自2017年開始,台灣的2%地位已逐步被另一方侵蝕,那就是已經證明具有核子投射能力的朝鮮(北韓)。未來半年至兩年之間,視美中朝三邊關係的變化,台灣的地緣戰略佔股比例也有可能會因朝鮮而趨零。

台灣的戰略地位若因朝鮮而趨零,其實並不見得一定是壞事。相反的,如果台灣的戰略地位不斷被提升,而誘使了中共用武力併吞了台灣,其後想要武力封鎖台灣、軍事攻擊台灣的就會變成美國和日本了。因而,在東北亞的中地緣內,台灣的上策應該是設法保持當前2%的股份,以智慧遊走於大國的戰略縫隙之間,爭取時間打造國內的「最大公約數共識」,形成對外的精神堡壘;倘若因朝鮮因素而被迫戰略股份趨零,則中策應為通過手術式的變革,迅速擺脫當前桎梏台灣經濟生產力的各種結構性問題,包括變更名存實亡的雙首長制,以及深入骨髓的政治分贓、肉桶幫派習慣,以跟上時代的經濟、強化民心的凝聚力;至於被動的提高台灣的戰略股份而引發中共的武力動機,則屬下策了。

環顧今日台灣政治氣氛,整個社會還停留在「小地緣」的視野框架內不得自拔;若台灣無能掙脫小地緣經驗下的恩怨情仇,台灣的最佳結局,也不過就是「做誰的羊仔」的選擇權罷了。台灣若還想爭取「不做羊仔」的主體性,那就至少得具備從東北亞的中地緣來思考自身定位的能力。

走出「小地緣」悲情,領先東亞轉大人

從面積、人口來看,台灣都是東亞最小的國家。從負面角度,這是台灣最大的弱點;但由正面角度看,這是台灣最大的強點。為什麼?因為船小好轉身,人少容易凝聚共識。今天台灣轉不了身、達不到共識,自廢強點,完全是台灣自己內部文明素養不足、擺脫不了古早思維所致,不能賴其他任何人。

整個東亞的中地緣局勢,加上過去一百年發生在東亞的不幸歷史,使得今天的東亞,沒有一個國家的心理是健康的。中國不健康、日本不健康、朝鮮不健康、韓國不健康、台灣也不健康,各有各的冤情,各有各的心魔。這種因地緣歷史糾結而帶來的集體不健康,正是今日東亞安全的最大威脅來源,也是世界戰略學界把東亞視為最有可能引發下一場世界大戰之處的原因。

正在努力爭取主體性的台灣,如果能夠利用「東亞最小國」的條件,在最短的時間內,領先其他東亞國家,走出地緣悲情而「轉大人」,在國際上樹立「東亞心理最健康國家」的形象,這可能就是台灣無可替代的軟實力。

把話再說白一點,台灣有兩個選擇,其一是繼續浸泡在地緣歷史的恩怨情仇中,部份人仇恨中國,部份人仇恨日本,以悲情作為台灣生存的心理支柱,讓悲情在這小島上一代一代的延續鬥爭,讓別人有挑撥離間、上下其手、見縫插針的機會;其二,台灣人成熟起來,承認地緣的現實但拒絕地緣歷史下的恩怨情仇,成為東亞第一個成熟起來的國家。

選擇,在每一個台灣人的腦中和心裡;這個選擇的權利,沒有任何一個外方能夠剝奪。我的看法是,讓我們選擇第二條路。

(本文曾刊於:聯合報鳴人堂)

1256
18

從「中印衝突」、「朝核緊張」看「武力攻台」

過去兩週,依照時序,發生了以下三件事:

1)中印邊界兩軍對恃狀態嚴重,中印雙方都有明顯的增兵動作;

2)美聯社資深記者撰文警告台灣,分析說中共最快在2018下半年攻台;

3)紐約時報分析朝鮮達到核攻美國本土的能力只差一年,隨即朝鮮成功試射半年內的第二枚(另有分析說是第三枚)洲際導彈,美國軍方估計此枚導彈已經具有抵達洛杉磯、舊金山的能力。這三件事當中,與台灣最有直接關係的是中共武力犯台的可能性,但其實將三件事放在一起,更能看出事態的整體,本文就此三件事做一整體分析。

2018下半年武力犯台?

不久前,一篇由前美聯社駐台19年的記者彼得.恩納福(Peter Enav)的分析文章,從政治面、軍事面、西方領袖害怕批評中國等角度,達到一個警世的結論:如果國際不行動、台灣不自覺,中國最快可在2018下半年武力犯台。  

恰巧與此文似有某種呼應的另一篇文章,由「台北論壇」的蘇起先生所撰寫的《美國在衰落 台灣需自強》,提到「川普上任已經6個月,任期過了1/8,但政府高層570個職缺竟然只有不到1成就任。國務院與國防部的東亞相關主管全部從缺。既然該負責、能負責的政務官都沒有到位,而政府最高層又分成「親信派」與「主流派」,美國就很難進行跨部會、跨國界的協調工作,以處理像北韓這樣的宿疾。當然也很難想像美國能在某地區(如台海)爆發危機時積極應變」。  

這兩篇文章一前一後,作者一美一台,都透露出強烈的急迫感,所差別的只是,前者意在激起國際(尤其美國)對台海危機的關注,後者在提醒,美國當下自顧不暇,台灣需要審思在台海發生危機時美國一定會援助台灣這個假設。  

而筆者則在8個月前,2016年11月,於此專欄《五年內武力解決台灣?》一文中提出一個看法:《中國已經是大國,大國可能打仗,但絕不會因為忍不住氣而打架;只有小國才會因為忍不住氣就出手打架。打不打仗,絕對不是個軍事決定,而是一個政治決定;這不但包括了對美作戰、對日作戰,也包括了對台作戰。  

在未來 5-10年內,足以導致中共領導人拍板作戰的因素,只有兩個:

(A)領導人的權位在國內面臨被反對派推翻的關頭,以對外戰爭來凝聚人心以自保;

(B)整個中國共產黨面臨專政被推翻,以對外戰爭來凝聚人心以自保。這兩個因素,可以起於政治鬥爭,也可能起於經濟壓力。   

經過了這8個月來的局勢變化,我越來越肯定以上的看法。這8個月間,固然有中國遼寧號航母「繞台」一次,通過台灣海峽一次,但那都是無關台灣處境大局之事,我已在2017年初的文章中分析為何遼寧號的武嚇無關台海大局。  

因此,關於中共有無可能在2018下半年就啟動武力犯台這件事,筆者的判斷基礎還是上述那兩個中國內部因素是否會發生。中共今年秋季19大的換屆,其引發的政治鬥爭目前已經進入割喉戰的地步,我們還無法估計19大的前後,上述兩個因素是否會發生。如果不發生,那麼2018下半年就不會有武力犯台的政治條件;但即使兩因素發生了,在動武這件事上中共也有三個選擇的方向:1)對印度動武;2)在朝核問題的美方壓力下順勢捲入某種武力事件;3)在台海實施軍事封鎖或直接對台發動武攻。  

在這三個選項中,個人認為可能性最低的就是在台海實施武力,因為儘管兩岸實力懸殊,但犯台後的區域及世界政治代價太大,即使軍事成功,其國內、國外政治上也將「吃不了兜著走」,不但整個亞洲地區將從此視中國為蛇蠍,全世界也會將武力犯台這件事視為一場比六四天安門流血事件大上一千倍的人道犯罪,使得中共在六四之後花了30年所建立的國際形象毀於一旦。

在朝核問題的美方壓力下捲入某種武力事件?

三週前,筆者首次提出「美國別無選擇,必須在12個月內解決朝核威脅」這個觀點;而紐約時報在一週前發出相同論點。這兩篇先後的文章,共同結論都是「華盛頓已經沒有時間了」。不管最終以什麼方式終止朝核,中國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而且中國主動或被動的捲入某種形式的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極大。在這種可能性之下,我們很難想像中共會愚蠢到讓自己落入「兩面作戰」的境地-同時備戰台海及朝鮮半島。

中印軍事衝突?

中印在邊界領土問題上是宿敵,軍事對恃是常態。兩個大國,一向都展示了高度的自我克制,因為雙方都知道,即使是小規模的火拼,在各自的國族尊嚴下,衝突可能急速升高,而使得雙方關係倒退幾十年,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就在幾天前,印度爆發大規模的反中遊行;印度一份主要雜誌的封面地圖,已經把西藏和台灣從中國領土切除。  

雖然在陸地邊界問題上克制,但近年來中國覬覦印度洋的動作昭然若揭。中國拉攏印度宿敵巴基斯坦早已多年,經援、軍援不在話下,巴國則以允許中國鋪設至新疆的油管,以及出租緊鄰印度洋的軍港為回報。印度的媒體,已經開始警告印度政府,中國正在把巴基斯坦「變成中國的一省」,方法如同通過「新疆建設兵團」收納新疆入囊一樣。      

除了以巴基斯坦牽制印度,中國還快馬加鞭的拉攏伊朗,形成對印度的雙重制肘。中伊近來打得火熱;伊朗不但是中國的主要供油國,還指望著中國對伊朗進行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投資。近日消息傳出,伊朗也將對中國租借軍港;德黑蘭市現在已經出現大量中國人進駐,中國餐館星羅棋布。伊朗、巴基斯坦兩國歷史關係親密,雖偶有伊斯蘭教派衝突,但印度是他們共同的宿敵。只要中國對這兩國付出足夠的經濟代價,兩國協助中國勢力進入印度洋是理所當然之事。  

伊朗如果與中國形成密切同盟,不但印度緊張,美國恐怕會比印度更緊張。這是因為伊朗在地緣上兼具陸權和海權的意義。以陸權概念來看,若把中國西北、俄羅斯、中亞、印度、阿拉伯、東歐 、甚至西歐北歐,看成一個巨大陸塊的經濟區域,伊朗正好就是輻射中心;從伊朗到這個經濟圈內的任何一點,都可以通過鐵路而無須船運。而以海權概念來看,由伊朗出發的海線,向東穿過阿拉伯海可直達印度洋,向西穿過亞丁灣可直達地中海,甚至連東北非洲都在伊朗的海線範圍內了。巴基斯坦、伊朗的雙制肘,再加上印度大陸南角的斯里蘭卡也已經同意出租軍港給中國。一旦中國海軍入駐以上三國的軍港,中國就有限制印度海路的潛力。      

中國只要在印度大陸東北角的陸地邊界再進一步,就可從南北兩向包圍印度大陸,這應該是中國對印戰略遲早必須跨出的一步。中國包圍印度之態勢,已經引起美國、日本的高度緊張;美、印、日在印度洋所進行的聯合軍演,其意義已經不亞於美、韓、日在東海的聯合軍演。大棋局下,印度的南方海路已被包抄,因此近日發生在北方的中印陸地邊界的軍事對恃,絕不可以偶發小事等閒視之。前述的兩項中國內部政治、經濟壓力,只要出現了,對印度挑起戰爭肯定是中共「以戰保政權」的主要選項之一。

台灣必須在大棋局下看自己

筆者只要有機會就會大聲呼籲,台灣千萬不能再用「兩岸關係」來定位自己,那樣做是中了計了;不但中了中國的計,也是中了美國的計。台灣必須建構一種能力:從中國的東西南北地緣、海緣大局來定位台灣的行止。沒有這種整體框架看問題的能力,台灣就會落入一驚一咋、自亂陣腳。例如「五年內武力攻台」、「最早2018下半年攻台」等等說法,就必須放到大棋局內來做評價,而不是在狹隘的「兩岸關係」下評價而失去分寸。  

很多人相信中共遲早會走上「以對外作戰保政權」這一步;這並不是沒有前例,當年鄧小平發動對越南戰爭,中方傷亡慘重而不惜,但是一方面討好了美國,另方面收拾了中共內鬥而保住整體政權。當前,如果中共陷入類似處境而必須依賴戰爭解決,在中共一貫的「一石二鳥」思維下,當會在討好美國或討好俄國兩個方向中擇一,而台海問題並不是最佳選擇,印度問題或朝鮮問題才是。  

此文的內容可以總結如下:我們必須了解中國對外作戰的內部政治條件,同時了解中國在亞洲區域棋局、世界觀感下的約束條件,才能做出對台灣最有利的策略及進退行止的節奏。  

中共想吃的菜有很多,台灣要避免做出使自己變成「前菜」的不當動作;另方面,中共吃了會拉肚子而從此虛脫的菜也很多,台灣必須有把自己變成那道中共最不敢吃的菜之智慧。如何做到這點?筆者過去多本書中都有列出一些方案,此文難以綜述,僅以專欄中的另一篇文章作為方向的提示吧。

(本文曾刊於:上報)

1579
51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