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超地緣台灣

香港:中共的世紀兩難

形勢已經越來越清楚,發生在香港的狀況,所謂的「反送中」抗議只不過是導火線罷了。港人集體情緒爆發的真實原因是:港人,尤其是那些從未經歷過英國治理的一代,不再願意作中共的「基地人民」。

「基地人民」的概念,也許應該先解釋一下。香港和台灣一樣,都是大航海時代之後的地緣產物,不管是東亞人還是西方人,人們來到這?不是因為它資源富饒,而是因為它的海路交通方便性;它在人類活動中扮演的是暫停點、週轉點、海防點、轉進點的角色,換句話說,一個「基地」的功能。1841年鴉片戰爭後英國要求大清割讓香港,1895年日、清馬關條約的割讓台灣,英、日所求的,都只是一個航海時代的「基地」。這兩地隨之而來的歷史、文化變遷,無一不環繞著基地角色而發展,因此造就了「基地人民」的特色 – 無自治、無主體意識、無自發組織、聽從管教、接受現實、循規蹈矩、不服氣做良民的就叫刁民。

香港具「世界都市」的公共基地角色

台灣島究竟大一些、人口多一些,時不時的會間歇性冒出某些主體意識。歷史運氣使然,九十年代遇上民主窗口,台灣開始跌跌撞撞得掙脫自己的基地角色、糾正身上的基地文化。香港沒這運氣,英國有始有終,1997年將這當年由大清割讓的基地,歸還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早已長期身受香港基地滋潤的中共,取得這個由英國百年調教出的金融、貿易基地,如獲至寶,將其轉化為中共的私用基地,竭澤而漁,嚴重傷害了英國治理期間培育出的香港乃一「世界都市」的公共基地角色。

習慣於作基地人民的港人,一開始不覺得什麼,不過是換了面旗幟,馬照跑、舞照跳、法照依。倘若不是中共一黨專政下的家族派系各以香港為基地,弄得香港也變成了中共內鬥的延伸戰場,也不至於弄到二分之一的香港成年人走上街頭、抗議中共統治方式的地步。

一旦基地人民打破基地文化,發展出了主體意識,就沒有回頭路了!中共家族派系這二十幾年來在香港的作為,鬼使神差的激發了香港人的主體意識!這完全賴不得英國;英國統治香港一百五十年,也沒激起港人如許的主體意識。中共只用了二十來年的亂搞,就辦到了一百五十年英國法治所辦不到的事。

中國癌細胞入侵了香港

中國其實非常需要香港保持其原有基地的角色,原來的香港是中國這個病巨人身上唯一健康的器官。鄧小平的「50年不變」承諾,反映的就是這個道理。然而,中共在其一黨專政、派系鬥爭本質下,讓中國體內的癌細胞入侵了香港,使得香港失去了它最珍貴的價值 – 世界對香港的信任。

所謂的「港府」,本質上就是一個基地政府;所謂「特首」,就是基地事務負責人。港人的憤怒,一開始只是出於基地人民對中共失信、港府無能、特首墮落的憎惡。但隨著看清楚了中共的真相,港人達到了一個結論:自救之路只剩下一條 – 拒絕再作基地人民,一切的一切,都必須反基地之道而行 – 要自治、要主體意識、要自發組織、不聽從管教、不接受現實、不循規蹈矩、不服氣的才叫良民。

潘朵拉盒子已開。不要以為港人的訴求會止於雙普選,中共將被迫面對一個世紀級的兩難:如果港人不把自己當中國人,就會爭取至少像今天台灣一樣的實質主權,而如果港人把自己當中國人,就會希望中國實施一國一制 – 香港的普選制。

迷戀一黨專政的中共還沒智慧看明白這道理:如果強迫香港人、台灣人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並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果就是一國一制 – 民主共和制。

不要再做吠狗,要就要改變軌道

年青的朋友看過來!哪怕你只有15歲。哪怕你已經70歲,只要你還會在午夜夢迴時嘆息自己年輕的時候不夠衝動,那就看過來吧。

如果你對台灣的現狀沒有失望,那你可能不是這篇文章的讀者;如果你對台灣的現狀已經完全絕望,那你也可能不是這篇文章的讀者。社會的動力,一定是潛藏在那群已經失望但還沒有絕望的人當中。失望,來自我們看不起某些人的作為、某些人的嘴臉、某些制度的荒唐、某些頭往沙子裡埋的鴕鳥;而沒有絕望,是因為我們依然還有年青的衝動、還有做一個人的志氣、還有看著星空感動的能力。

千萬不要低估了失望與絕望之間的距離;從失望到絕望,尋找動力的空間還是極大的。那句老話——哀莫大於心死,哀走到盡頭,才是心死,除非你自己讓哀走到盡頭,否則你的心是死不了的。活殭屍和殭屍是不一樣的;活殭屍還有一口嚥不下的氣,當心,這口氣沒了,就成真殭屍了。

狗吠沒有駕駛人的火車

這幾年來,越來越常聽到這句話:狗吠火車!台灣是個奇妙的地方,從小市民到教授到企業家到立法委員到部長到行政院長到總統,都感覺自己的吶喊像是狗在吠火車。國民黨執政時代,幾乎毫無例外的,一群產、官、學朋友聚餐時,都覺得自己滿腔抱負無從發揮,就像狗吠火車;民進黨執政了,也幾乎毫無例外的,一群產、官、學朋友聚餐時,都覺得自己滿腔抱負無從發揮,就像狗吠火車。

不管國民黨執政還是民進黨執政,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在狗吠火車!那麼,究竟誰在開火車?

大哉問!有沒有可能,台灣當前正在開的這列火車,根本沒有駕駛人?所有的人,從小市民到教授到企業家到立法委員到部長到行政院長到總統,都只是乘客?有些在頭等艙,有些在商務艙,有些在普通艙,但沒有一個艙的乘客有能力決定列車的方向、速度及何時換軌?

「狗吠火車」是自欺,是自我安慰

「狗吠火車」這形容,指的是狗在路邊對火車狂吠,無效!但細細一想,台灣人用這句話來形容自己的無力感,其實是一種自欺,一種擺脫自己責任的託詞。台灣已經是一人一票的國家,隨時可以組織遊行的國家,媒體上可以任意發表意見的國家,甚至是可以佔領立法院的國家、包圍總統座車丟雞蛋的國家。每一個台灣人,都不在台灣號列車之外,而在其內。都在車內的人,即使感覺自己像狗,也不能用「狗吠火車」來自嘲解脫自己的無力感啊。真正的問題在於,台灣號列車上的這幫乘客,無能推舉且信任一個駕駛團隊;真要形容,比較像是一群在車廂內部互相吠叫、互相推擠的狗,誰也進不了駕駛艙,即使一時闖進去了也馬上被咬出來。

「慣性 + 老軌道」的台灣

如果沒有人在駕駛火車,那火車怎麼在移動?答案是:慣性+老軌道。在這比喻下,慣性就是台灣的老本——台灣究竟是一個曾經發達過、平均國民產值達到兩萬美元的國家,還有一些剩餘的元氣在推動火車,但速度已經越來越慢,已經由世界第17落至第22,朝向第30名掉落。而老軌道,就是台灣的老舊體制以及(抱歉了)傾向服從性、奴性的趨利文化。 台灣的問題重重,不過這並不稀奇,全世界的國家都處在問題重重之中。很多人深信,台灣的重重問題出自政治的分裂(例如所謂的藍綠分裂),或出自歷史恩怨(例如228的創傷),或出自中國的脅迫(例如所謂的統獨問題)。但是,經過多年的觀察、思考及社會接觸(尤其是與年青世代的交往),我真的覺得這些都是表面的現象,而不是台灣重重問題的
根源和本質。

為什麼我會如此認為?因為,如同上述,全世界的國家都處在問題重重之中,如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之間的水火不相容,如歐盟的脆弱,如歐菲阿拉伯區域的種族、宗教、地緣的複雜,英國的內部分離主義,俄國對周邊國家的威脅,甚至中國內部搖搖欲墜的政治鬥爭、對外的脆弱國際關係。但是,這許許多多問題重重的國家和地區,儘管經常因此動亂、因此死人,然而,別人家總能在衝突矛盾之中顯現動力。我們實在很難找出一個像台灣這樣的地方,已經一人一票、言論自由,但是從小市民到教授到企業家到立法委員到部長到行政院長到總統,都感覺自己的吶喊像是狗在吠火車。

不是政治、不是經濟,而是文化

台灣社會當下的集體無力感,其根源絕對不是政治的問題,不是經濟的問題,甚至不是人性道德的問題,而是一種文化問題。文化的定義千百種,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不論如何都離不開文化的核心要素——遇到問題時的心態(Mindset)。所謂「心態」,就是遇到事情時的價值取向定式,以及隨之而來的情緒定式、行為定式。文化定式,就是軌道,再度抱歉的說,台灣的軌道,就是老舊的體制加上傾向服從性、奴性的趨利文化。

很多其他國家,也深受老舊體制之苦,但他們文化中的叛逆性、創新性,補償了老舊體制之惡;也有很多國家,雖然也深受奴性服從習慣之害,但是卻能冒出奇人異士,通過顛覆體制以提高競爭力。似乎唯有台灣等極少數國家,既產生不了奇人異士來制度創新,廣大選民也無力擺脫奴性服從的潛規則,導致了台灣號列車上的所有乘客,形成不了一個有效的駕駛團隊,僅僅依賴慣性,越駛越慢。

活殭屍的狀態

有些人看到「活殭屍」這個詞可能會非常的不高興,因為,台灣上上下下,我們還看得到許多堅持自己價值、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物和團體,小至堅持「十元吃到飽」、拾荒也要賠錢做的擺攤阿嬤,中至退休經理人、退休官員投身偏鄉教育或幫助下一代創業,上至(極少數的)政場人士只做實事且憂國憂民者。是的,這些都是事實,也是許多對台灣失望但並未絕望的人的精神支柱。

但是,這些數量不算少但零零散散的努力,並不能撼動台灣人人感到自己在狗吠火車這一大事實。「活殭屍」,意味著某些部位還在活動,某些神經、某些肌肉還有生氣,但是作為一個整體,還是一具活著的殭屍。

「鐵達尼號情操」無補於事

我以非常難過的心情要說一句話:台灣社會中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表率現象,其實也有兩面性;一方面,那是崇高情操的表現,但另方面,那也是獨善其身、自己為自己心理解脫的逃避。這樣說,有點殘忍無情,我知道。但是試想,當一輛沒有駕駛的列車無目標的順著老軌道滑行時,車上的乘客即使互相噓寒問暖、互相扶持、互相滿足對方的小確幸,不能說過程沒意義,但對結果有意義嗎?

我們想想電影鐵達尼號,?面多少崇高的溫情,甚至沒有一個人是壞人,但是當駕駛艙無人,只有一個小水手站在高處極聲吶喊,最終不過是為後人提供劇本素材罷了。

若你還年青,請聚焦於改變軌道

凡是已經失望但尚未絕望的人,不管年紀大小,在這篇文章中的定義下,都是年青人!年青人在台灣必須死死的咬住一件早已經過國民黨、民進黨、藍綠、統獨各派認證過的大事實:狗吠火車無用,但狗在火車內互吠,不管是惡吠還是善吠,也同樣沒用。

歷史將證明,唯一有用的辦法是:聚焦於改變軌道,也就是從顛覆老舊體制,以及自覺到台灣文化中的服從奴性趨利性。細一點說,就是台灣有太多人通過服從性由老舊體制中趨利,太多人通過奴性在老舊體制下牟利。在這種文化下,真實的創新和突破是不可能的。台灣需要一批懂得這道理的駕駛團隊,最不需要的就是在路邊吠火車的狗,以及在失控的火車內惡吠、善吠的狗。

年青人!請以前瞻眼光改變軌道,而不是將老辦法、老情緒化妝成為老軌道上的前瞻!

金正男被刺牽動台灣的命運

金正男被刺,無論誰下的手、動機目的何在,都把朝鮮半島對台灣命運的影響時程縮短了一半以上。朝鮮的問題,原來是個可以再拖5年、10年、甚至20年的問題,但現在主要變數改變,且在美中台日剛剛經歷過一場嚴重的潛在衝突之際,台灣已難置身事外。  

朝鮮半島三大議題:1)其已成形核武能力對區域甚至世界的威脅;2)其與中國接壤的超敏感地位,歷史上幾度成為中國的藩屬保護國;3)整個半島,包括南北方的東亞地緣戰略位置對中、美、日、俄巨國的秤砣作用。

台灣是朝鮮問題的鄉巴佬

台灣絕大多數人認為北朝鮮事不關己,當作熱鬧看。這都是1950年韓戰之後美國的東亞大戰略格局基本沒動,以至於帶給台灣人的錯覺。這個大戰略格局,就是維持朝鮮半島南北分治,即使在美蘇冷戰、聯中制蘇的時期,這大格局也沒變過。當年金正日在史達林的慫恿下,妄想統一半島以自壯,而毛澤東在史達林的半迫半就下出兵援朝抗美,但自從那一仗打過之後,半島分治成為東北亞均衡的一塊基石,誰也不願意去牽動它,但中美日俄都在時時關注它。台灣因為接受美國保護,天塌下來有長人擋著,朝鮮戰略問題上日久天長就淪落為只懂得看金氏家族笑話的東亞鄉巴佬。  

金氏王朝傳到第三代金正恩,核武能力已經培養到足以摧毀部份日本、嚇壞中國的地步;現在其家族內唯一可能替代人選金正男被刺,衡諸中美日在東亞的攤牌對恃態勢,此乃韓戰以來的東亞均衡分水嶺事件,兩韓是繼續分治還是統一,分治或統一的條件為何?問題擺到檯面上了。這對台灣要不是大利多,就是大利空,台灣已經沒有繼續做鄉巴佬的資格了。

六年前態勢就已經如此

6年前的2010年9月,當時還在世的金正日挑釁日本和美國,而中國已漸失對朝鮮的絕對控制力,我寫了一篇文章:《朝鮮可能是台灣的罩門》,結論是「兩岸關係的近期動力中心不在台北也不在北京,甚至不在華盛頓,而在平壤」。  

次年11月金正日又作怪,我在當時文章中的看法是:朝鮮問題,接下來的中美分工模式可能是由美國出任「父職」,中國出任「母職」;美國對朝鮮拉弓但不射箭,中國則在美國打造的「壓力形勢」下對朝鮮軟硬兼施。硬的,就是制止朝鮮的進一步核武發展;軟的,就是在中國的條件下進行經濟改革……然而,誰也不知道金正日會不會出手什麼「困獸」招數。如是,中國勢將提高與美國的談判籌碼。如果形勢升級到一定地步,台灣海峽問題可能就被列為籌碼之一。  

接下來一連串的朝核六方會談是失敗的。隨後2013年12月,金正恩上台之後,我在另一篇文章《朝鮮半島生變後的台灣》中結論到:「金正恩和金正男若同時活著,東北亞就是一個拖的局面;兩人死一個,東北亞就進入30年來未有之變局。朝鮮半島的格局懸於一線,東北亞格局以及中美日格局亦同,身處東亞的台灣,其命運也是如此。若朝鮮半島格局生變,中美日將各自全力以赴,台灣會得到暴風眼內的短暫平靜,但時間不會太久。3、5年後半島大局已定,東北亞權鬥重心就會轉移至台灣,起因多半是象徵性的釣魚台主權。台灣不能再「不戰、不和、不守」,攤牌時刻將因此到來」。

台灣一直沒認清的黑天鵝

而就在三個月前,在「真正必須擔心的黑天鵝」一節中表述:   在以上的分析框架下,真正可能讓台灣措手不及的黑天鵝,將出現在上述的「中美日利益交換公式」內。讓我們再度試問:當亞洲區域形勢,也就是東海和南海形勢,不管因為何種原因,出現了「一翻兩瞪眼」的險惡狀態,也就是倘若中美日其中任何一方因為內部、外部因素被逼到牆角的時候,美國是先保日本、南韓,還是先保台灣?當南海出現中美軍事戰略對撞而波及台灣的時候,美國是先保南海還是先保台灣?  

試想一種狀況:朝鮮的小金胖子同志,具備了五枚精準度僅有500米、但射程可達首爾和東京的核子飛彈,美日韓會怎麼辦?當然,美國可以先發制人、精準的幹掉這5枚核彈,但小金同志不是笨蛋,他一定會把其中幾枚部署在與中國接壤的長白山或鴨綠江邊上,而中國不可能允許在自己的邊界引發核爆,陰錯陽差之下,這其間引發中美大型戰爭的可能性是巨大的。何況,至今中國還牢牢把朝鮮握在自己手中,中國若停止補給,今天的朝鮮不但軍車開不動,連稻米青菜都吃不上,小金同志的哥哥也在北京的監管之下當備胎用。朝鮮,乃中國之禁臠,美國想碰,門兒都沒有。如果那時再恰巧某南海國家,例如越南,出來攪動南海平衡,整體形勢就更逼人了。  

不能打,怎辦?利益交換唄。中國以軍事行動或秘密任務保障朝鮮半島無核化,美日韓除了默認中國接收朝鮮北部礦產資源之外,還必須付出什麼戰略代價,才能換取中國的具體行動?當年鄧小平訪美後,即於1979年為美國代理了一場懲越戰爭,美國付出的代價是對中國的各種經濟開放,包括促成後來的WTO會員資格,從此中國搭上國際經貿秩序的列車,扶搖而上。那麼,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朝核威脅由中國去勢之後,事態變成美國出任文攻台灣的角色,而對台灣武嚇的角色繼續由中國扮演,如此中美日韓以「解決台灣問題」為代價,重造東亞格局?在這場景下,幾年武力解決台灣,就已經是個不相干的問題了》。

一男動全局

因為金正男被刺身亡,現在形勢越來越迫近了。政治生態有如任何生態,表面上的均衡往往來自衝突的暗流;老鼠需要蛇來吃,但蛇需要被老鷹吃,否則均衡就會被打破,打破之後,物種覓食新排序是無從事前論定的。金正男是哪方做掉的,為什麼做掉他,其實沒那麼重要,因為此類政治事件不論是出自陰謀還是意外,其演變都是由熱力學中的熵值(不可控的動態因素)和組織的貫性所決定的。以朝鮮半島大局所牽涉到的複雜維度,中美日俄各方不管哪一方,對金正男死後的局面可以說是個個有期望,但人人沒把握,因此前因和動機的意義其實不大,後果的動態發展意義才大。能夠確定的事情只有一件:有人在賭,而且賭注不小。  

在真相揭曉之前(如果能被揭曉的話),台灣不需要問原因,只要問後果:牌桌上的牌現在少了一張大牌,各方會如何繼續打牌?什麼樣的牌面對台灣最有利?   

直接牽涉到的是薩德系統,以及和它相干不相干的軍事部署和軍售。朴槿惠的「閨蜜門」早已存在數年,絲毫不是秘密,但就在她執意部署薩德系統之後爆開,而且持續的、率先的爆料者還是三星公司旗下的媒體,而現在三星公司的少主已經入獄。現在都什麼時代了?誰沒有誰的一點隱私罩門?誰不掌握一兩家媒體?一個小小的閨蜜門就能騷擾東亞政局,希拉蕊的郵件門就能改變美國選情,而白宮官員和俄國官員的幾句私話就有顛覆世界大局的潛力。金正男之刺殺絕不可能是過了就算了的事,而是足以促動東亞大局面臨洗牌之大事,台灣的身價,不管是對美、中、日哪一方,極可能因此大幅升值,也可能大幅貶值。福禍難料,但有個原則是一定要守的,那就是不管對誰,自掉身價和沒有對價的事絕不能做。

川英、川習兩通電話70天

70天內的兩通電話,川普就完成了對中國叫牌的動作。12月2日接通蔡英文打來的電話,2月10日撥通給習近平的電話;看起來他讓了步,事實上他大幅提高了美中接下來打交道的底線。這70天內發生的一連串事件,可說是美中交道40年來最粗燥但也同時最為細膩的一幕。這場對手戲的脈絡大致如下:

70天內舉重若輕

●美國大選前,川普喊出「美國第一」、「美國偉大」口號,並以中國為最大假想敵;解放軍則加大對台灣、日本的武嚇,並拉高針對美軍的南海態勢;   ●川普初當選,拿出地緣大秤,掂量出台灣作為「水岸第一排」(第一島鏈)中對美國價值最小(相對於日本、韓國、菲律賓)、但對中國價值最大(民族主義執政之故)的處所,因而以下駟對上駟,打出台灣牌並藉以噁心中國,為下一步實質談判提高喊價。  

●北京陷入兩難,不強烈反應無法對國內民族主義勢力交代,強烈反應實力還不足。國際擂台上,反應太慢就是示弱,在川普的「川英電話」奇兵突襲下,匆促的北京無暇做穩健的政治考慮,只能順著民族主義鷹派的「民心可用論」,派出實質上尚未準備好的二手航空母艦遼寧號,到第一島鏈(台灣)東邊和南海邊緣(菲律賓)散了幾天步,不料這散步壞了事,不但引出了真正能作戰的美國航母群,還將自己不能作戰的航母艦隊的一切弱點暴露在假想敵(美軍)眼皮下,雖然在國內賺取了眼球、穩定了政治態勢,但長期得失之間還很難講。倒霉的是督艦的海軍司令吳勝利,在光榮退休之前六個月被提前解僱。  

●川普以台灣佈餌,習近平未吃。對美國惹不起,但躲得起,對台灣就不一樣了,政治巴掌總是要打的,文攻武嚇總是要做的,但看在美國面子上,北京的反應還算節制,而台灣方面,反應的拿捏也還算可以。因此,此事件至少帶來一個好處,就是培養出了北京和華盛頓、北京和台北之間的若干默契:三方都知道了其他兩方在這類事上會做到什麼地步,不會做到什麼地步。  

●川普先是在Twitter上表態,「看不出來在中國沒有做任何讓步的情況下,美國為什麼還要保持一個中國的政策」,表明了他接蔡英文電話是一個與中國喊價的開端。 然後於二月十日做出髮夾彎,致電習近平表示會尊重「一中政策」。  

●70天內川普的用語一向是「一中政策(policy)」,而北京的所有對應用語都是「一中原則(principle)」。「政策」與 「原則」兩層次的區分,的確是關鍵;原則不可交換,但政策可交換;原則沒有價錢,但政策可以談價錢。事實上,這種層次切割法一向是中美三個公報、美國對台關係法同時存在的基礎,是一個當年有意留下的模糊漏洞,以作為中美繼續角力的一個槓桿點。在往後的中美競賽鬥爭過程中,美國隨時可以拿「政策」為由化解中國的進逼,反之亦然,中國隨時可以拿「原則」來進逼它實力所能及的攻擊點。這其中的妙用,在過去70天中,看得再清楚不過了。  

●中美兩國之間所謂的「一個中國」(One China),不是一條黑白分明的直線,而是一條中間有緩衝區的河流;一邊河岸線叫做「原則」,另一邊河岸線叫做「政策」,而兩線之間還有寬廣的河面。四十年來,美國政府從來沒有承認過中國提出的一中原則(中國對台灣享有主權),而只有一中政策(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不代表中國)。川普用來威脅中國的是,美國政府不一定會繼續保持(honor)一中政策,而川普致電習近平所做的「讓步」,不過就是收回前話,美國的一中政策保持不變。  

好了,這就是過去70天內所發生的事情。美中一來一往的姿態和遣詞用字過程中,台灣學到了什麼?應該學到而未學到的是什麼?

台灣在哪裡?

參照本專欄在這70天內所寫有關題材的六、七篇文章,我們可以勾勒出以下結論:   一、台灣是美國在東海防線上對付中國的最靈活的一顆棋子;進可以提升到 「原則」層次以打亂中國的國內外政治佈局,退可以到「政策」層次以不變應萬變;戰略空間及縱深極大。相對而言,在台灣議題上中國已經把自己鎖死,一被碰就只能跳起來,毫無彈性迴轉餘地可言。  

二、世界上已經沒有單純的「兩岸關係」(或「台海問題」),而只有「第一島鏈區域安全網」 關係。在這「島鏈安全網」中,台灣的安全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日本、韓國、甚至菲律賓的才是。台灣也已經不是中國突破第一島鏈的絕對屏障,日本才是。中國之所以宣稱台灣的主權為其「核心利益」、沒有談判的餘地,主要原因並不是(如南海般)軍事地緣的,而是國內執政合法性需求的。  

三、美國對台灣的安全保護,僅有「政策性」承諾(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而從來沒有過「原則性」承諾。但台灣社會中有許多人把美國的政策性承諾一廂情願的想像為原則性承諾。  

四、對台灣議題,中國在美國面前只有原則,沒有任何政策的彈性,但是在台灣面前,除了原則還有極大的政策彈性。  

五、台灣的民進黨新政府,到現在為止,對中國不但沒有原則性的彈性,連政策性的彈性都沒有。這現象,和台灣社會中許多人把美國對台灣的政策性承諾一廂情願的想像為原則性承諾,有著直接的心理關係。

台灣必須思考對價

川普打台灣牌,以接聽蔡英文一通電話而啟動,隨著70天後打給習近平的一通電話而中止。這真是商人外交的新境界、新典範,沒那麼多囉哩巴嗦的迂迴,兩通電話就把中美關係的牌桌重洗一次,大家心態回到原點來談判。台灣被這樣用一次,值多少錢?在商言商,如果是我,至少也得收費十億美元或等值物。蔡英文政府,以及所有與川普政府團隊有交情聯繫的人士,在隨後四年間要不斷提醒川普政府,台灣捨命陪君子不能沒有對價。  

對中國,川普還有兩手牌等著打;一手是經貿牌,一手是南海牌。這兩場擂台賽,都有大看頭,台灣也有可能偶爾被拉到場邊做啦啦隊,但即使做啦啦隊,也不能沒有代價。

舌尖上中國的壞味道

經貿牌、南海牌順利也就罷了,若不順利,以川普在商言商的新常態下,他重?台灣牌也不是不可能;如同前文所說,從美國利益來看,以台灣話題挑動中國乃以下駟對上駟之舉,對美國是絕對合算的,而對中國是絕對不合算的。北京明白這一點,與其等著再被川普噁心一次,不如斷了川普再用台灣牌的念頭。因而,習近平在川普忙著和中國談判南海、經貿之際,抽出空來攏絡台灣不是沒可能。只是,這70天來,習近平的一群豬隊友已經通過文攻武嚇讓台灣人民品嚐了一回「舌尖上的中國」,留下了極壞的味道,若不先打打這些豬隊友的屁股,恐怕是通不過台灣人民雪亮的眼睛的。

盛夏送冰;雪中送炭

馬英九下台之前,出自北京對南海形勢的急迫需要,出現了馬先生想都想不到的、兩週就成形的習馬會,顯示了北京在對台灣政策上的極大彈性。而公開會中馬先生在對方未堅持的狀況下、情不自禁的、主動說出「一個中國」而放棄了「各自表述」,不但平白浪費了一次拓展空間的機會,還把繼任者綁上了腳鐐。  

在未來四年的中美大格局下,類似出於急迫而突然冒出的彈性,機會還是會有。川普想用台灣做槓桿,而壓力交迫的習近平何嘗不需要台灣「雪中送炭」?台灣能夠提供給美國、中國的物質條件的確不多,但是能夠提供的心理條件、立場條件卻還很多,完全看想像力和刀功(立場的細膩拆分)到哪。

比高度;比論述

過去的專欄中曾經提到兩個原則:其一,無論美中關係如何動盪,在大國棋局之下,台灣絕對不能誤會自己也是棋手而胡亂移動自己的位置。棋手們步步都在斟酌交易的公式-怎樣交換才對自己更有利。台灣能做的,只有步步為營,抓對時機去影響棋手之間的交易公式,導向對台灣最有利的方向。  

其二,世界上已經沒有「兩岸關係」,所謂「兩岸關係」的提法,只是北京用來糊弄人民的統戰語言。台灣對自己身份、立場的發言,一定得提高到區域和平的高度,並強調美國和中國在亞洲的和平相處,對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地區,具有世界的意義,並主動通過國際媒體向世界各國徵求意見,請教各國領袖台灣能夠如何促進美中在亞洲的和平共處之道。  

接下來的4年到8年,台北和北京之間若有任何競爭,比的將是視野的高度,而不是心機或腕力。倘若北京對世界說出的台灣論述包容了台灣過去100年的辛酸和成就,北京就贏了,然而倘若台北對世界說出的中國論述包容了中國過去100年的辛酸和成就,台北就已立於不敗之地了。在這方面,台北和北京都有能動性,只是見識及氣度到不到位的問題罷了。

性別、種族、宗教包容力,才是台灣出路

在天然資源稀少的情況下,台灣唯一的出路,就是自我修煉成為一個在性別、種族、宗教上包容力最高的國家,打破地緣困局、走出村落化,成為人流、物流、金流、信息流「四流皆強」的世界包容之都。

2013年9月30日,教宗方濟各表示,上帝並不譴責LGBT(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他說:「如果一個同性戀者誠心誠意的尋找上帝,我又怎麼可以審判這個人呢?」 2014年夏天,全球許多國家大主教開始發出對LGBT 的包容看法;2015年,方濟各教宗開始親身與各國LGBT團體對話。

2015年4月6日,愛爾蘭通過《兒童及家庭關係法案》,全面承認同性婚姻及同性家庭的小孩認養權。

2016年6月,英國跌破世人眼鏡投票脫歐。同年11月,美國跌破世人眼鏡投出了那個叫做川普的人做總統。

紙已經包不住火

以上幾件事,有個共同背景:舊制度、老觀念已經開始「紙包不住火」了,因為,世界已經在翻轉了。就在十年前,這些事件還被認為「不太可能」(尤其是主流媒體),而事實上這些事件絕對不是「黑天鵝」,而是人們追求未來性的必然結果,只是許多人蒙著眼睛不肯承認罷了。

人類走到現在這一步,已經開始進入前所未見的顛覆期。年輕世代知道,向歷史尋求解答已經無效了,只有翻轉,才能找到未來。而40歲以上的「老世代」(是的,即時才40歲,只要蒙著眼漠視變化,就屬於老世代),還在舊情綿綿的向舊制度、老觀念求援,企圖從舊制度、老觀念中找「對」與「錯」的標準,渾然不察新世代需要的是面向未來的新意義,而不是舊秩序下的對錯。

軟條件才是硬實力的前提

未來10年、20年的國家競爭,除了科技、金融等硬實力之外,還有一組軟條件:這個國家對性別、種族、宗教的態度和包容度。事實上,放眼今天的世界,對性別、種族、宗教越包容的國家,其科技和金融往往就越發達;這兩者之間的關聯度,未來只會越來越強。其中道理很簡單,人才越集中的地方,硬實力就會越強,而對性別、種族、宗教包容力越強的國家,聚集世界人才就越容易。

「都會」(Cosmopolitan)這個概念,講穿了就是一個對性別、種族、宗教的高度包容之處。缺少了這個條件,一個城市無論多大,也沒人稱它為都會,也激盪不出真正具有原創性、顛覆性的文化。用台灣最熟悉的例子來說,矽谷如果對性別、種族、宗教不是那樣的包容,矽谷可能成為矽谷嗎?台灣如果不提高對性別、種族、宗教的包容力,「台灣矽谷」可能嗎?台灣至今還沒有一位敢於出櫃的企業領袖(如蘋果的庫克),還沒有一家敢用印度人做CEO的科技企業,自詡發展亞洲矽谷不是笑掉人大牙嗎?

台灣對非本土的宗教、非本土的教派,或者抵制或者恐懼,這樣世界觀能夠恢宏嗎?能夠理解當今的世界現象嗎? 台灣社會對非本國籍、非同文同種的文化藝術人士設置種種防線,如此能夠走出村落化嗎?能夠不沈淪至第三世界嗎?

要做「四流」國家,不要做「第四流國家」

未來世界中,流動力就是競爭力。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在人流、物流、金流、信息流這四者之中至少佔一個優勢,做成集散地,這個國家在世界上就沒有立足點。請問,在這「四流」之間,未來10年台灣能夠保住哪個優勢?以目前台灣的狀況,恐怕一個都保不住,不但過去20年間和當年同等的國家距離越拉越遠,接下來十年還會被許多落後國家超越。 在天然資源稀少、已經失落了20年的情況下,台灣唯一的出路,就是自我修煉成為一個在性別、種族、宗教上包容力最高的國家,至少在亞洲。如是,孤島小國的台灣,才有可能打破地緣困局、走出村落化,成為人流、物流、金流、信息流「四流皆強」的世界包容之都。

學習方濟各教宗一次

冒著被部分人追打的風險,容我學習一次教宗方濟各的態度:當前地球上有一批人,身在各行各業,渴望創新,具有爆發力,但不追求頂級薪資、高地位,而只追求一個能夠包容他/她們、能夠安靜地發揮所長的國家,這群人就是「同志族」。

是的,如果台灣能夠成為世界上、至少亞洲中,對同志族最包容的國家,給予最寬容的配套政策及法律,那麼十年之內,台灣的各種產業都會站上世界尖端,人才和投資會源源不絕而來,信息神經將敏感起來,文化將豐富起來。對同志族的包容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了,台灣何妨向教宗學習,效法愛爾蘭,搶搭人類下一波文明的頭班車?

喔,對了,還有一件事。台灣成為世界包容之都之後,中國就吞不下台灣了,否則它會得痢疾。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