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存檔:媒體刊文:今周刊

2024投票的兩個「快篩劑」

Reject2COVID

2024~25這兩年,乃台灣七十年來處境最凶險,同時也是最具希望的兩年。

中間的2023年,適逢總統及立委大選,時局之下,噪音量只會越來越大,任何單一事件都會被無限擴大,蠱惑人心之言盡出。

第一劑快篩:是否「反侵略」?

因此,這段期間中,人們思維的收斂能力比發散能力更關鍵。此處,把這段凶險期的台灣任務,收斂成為兩點。若以面對病毒疫情為例,就是把第一個動作放在「快篩」;因此,總統選誰?立委選誰?底下提出兩項可充為「快篩劑」的兩個Yes or No問題,供選民使用,快速判斷候選人是否已染病毒?

第一劑快篩:你同不同意台灣的國家安全最根本立場是「反侵略」?

任何候選人,聽到這問題時若無法直接回答Yes 或No,而開始東扯西扯,說出一些諸如「如果是這樣就⋯⋯如果那樣就⋯⋯」的模擬兩可語言。那麼,我們可以當下立刻判斷,他的快篩結果是兩條紅槓,中病毒了,應該有後續的PCR測量他的中毒程度。

這劑快篩劑的原理在於:「反侵略」這三個字已經是低到不能再低的台灣認同底線了,一個人如果覺得台灣被侵略也可以考慮接受,那麼,他絕對不適合進立法院,更不用說總統府。

第二劑快篩:是否「真排黑」?

第二劑快篩:你同不同意簽署(有法律後果的)「排黑法承諾」?(該法細節請見本專欄文《參選人排黑承諾》)。

黑道、黑金、黑商、黑政的四合一生態,已經構成了台灣民主、法治進步的天花板,阻礙了台灣邁入更文明國家的行列。對這點缺少體認的人,不能讓他進入政圈,對善於利用此生態的人,更該趕出高層決策圈。

2019年,在當時可預見的灰犀牛及可能發生的黑天鵝境況下,我接受《財訊雙週刊》採訪時對台灣提出了「十二字訣」:《不掉隊、不插隊、除肉桶、強社區》。而今到了2023,對美國不掉隊、對中共不插隊這兩件事算是做到了,還沒做到的是除卻台灣政經生態中的肉桶以及建立分散式的社區民防心防。因此,覺得應該適時再提供兩劑快篩劑。

2024參選人排黑承諾

HappyNewYear

不管歷史原因為何,台灣的民主、法治已經碰到了一塊天花板,那就是黑道、黑金、黑商、黑政的四合一生態。突破了這天花板,台灣才有可能邁入更文明國家的行列。

臺灣需要更上層樓

儘管在世界的評比上,台灣的「民主」已經名列前茅,「法治」至少也是中段班,但是依然得指出這塊「天花板」,因為兩個理由:

(一)台灣不能往下比爛,而應該往上比好;

(二)由於所處的地緣及歷史,台灣是個長久處於「生存威脅」下的國家,沒有放緩進步的餘地。

以台灣現在的積富、雖不拔尖但進取心強烈的人才庫、逐日遽增的國際見識,三大條件下,台灣的國力應當不僅於此。但台灣的國土規劃、資源配置、政策效率,卻往往窒礙難行,某些施政機制甚至陷入空轉。許多人將這狀況歸罪於意識形態分裂、政黨惡鬥,但我認為那只是書生之清談、政客懶政之藉口,甚至是黑生態圈內把權者對平民之洗腦。台灣在內政上的真正問題,出在自己的政經生態上。

日本之石可以攻玉

每個國家都有黑道、黑金、黑商和黑政,台灣有這些並不稀奇。但是,當這四者形成了一種共生生態,國家就危險了。為了防止事態惡化,首要就是切斷四者之間的聯繫。如何切斷?日本經驗足以仿效(感謝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解說,若有錯誤均由筆者擔責):

1. 通過「排黑法」,成立獨立排黑機構,任期內的成員由社會推舉並由(各級)議會批准;

2. 明列黑道組織之名號及所有已知成員之名單;凡是自報組織名號之個人均納入名單;

3. 被列組織及成員,享有「申述即可除名」之權利,唯觸法後重新納入名單;

4. 所有銀行、金融機構,不得經手名單上組織及成員之金錢交易;

5. 所有工商行號,不得與名單上組織及成員進行超過某額度之交易;

以上的「日本辦法」粗看下有些刺眼,但是仔細再想想,這不正就是美國對付俄國黑道以及中共黑道之制裁辦法?

2024大選即將到來,至少在內政政策這一塊,哪位參選人承諾「排黑法」,我的一票就投給誰,管它什麼黨。

125

「排共」和「排華」會形成等號

NoCCP_Kosher2

兩年前這篇文章可寫可不寫。今天再不寫,半年一年後,對台灣人來說可能就來不及了。 台灣人今天以為,到了世界其他國家只要說I am from Taiwan, not China (我來自台灣,不來自中國)就可以避開當地所謂的「反中」情緒了,但這招半年一年後可能就行不通了。

「不是共產黨」很重要

由紐約警方逮捕、聯邦檢察官起訴的兩名福建長樂人,都不是因為他們「來自中國」,更不是因為他們是「華裔」;抓他們的理由是「他們受中國共產黨指揮,為CCP服務,非法協助中國政府在美國活動」。

這不是偶發事件,而是已經醞釀了至少數年的掃蕩的開始。這也不會只發生在美國,全世界都會發生,包括受惠於中國一帶一路的所有「親中」國家。

全世界大概只有兩三個國家的普通人民(如日本、南韓、新加坡),分辨得清楚「中」、「華」、「共」之間的差別。以中共現在的惡劣作為,非常快的,例如一兩年之內,全球多數國家的普通人只要看到「中」(China)或「華」(Chinese), 就會很自然的連結到「共」(Communist)的概念。台灣人真的不要以為,一年之後你去經商、讀書、旅遊、居住的國家,單憑你一句「我來自台灣I am from Taiwan」就能把你排除在「共」的概念外。

因此,台灣人都應該開始學習講一句話:「我是台灣人,不是共產黨」(I am Taiwanese, not communist)。記住,單講第一句不見得管用,一定要加上第二句。

堅壁清「共」;如防病毒

不管你認為是公平還是不公平,「排華」和「排共」在大多數國家會形成等號,這種等號需要多久才會消除,我們不知道,也許幾年,也許幾十年。這是中共自身作為的後果,尤其是習近平的作為。我們無能為力去改變事態。

「去共化」這概念,遲早將出現一個新的標準:就好像伊斯蘭國家制定「清真認證」的標準一樣,否則你連皮鞋都賣不進去。或者,餐館門口不掛上「Kosher」的牌子,猶太人是不會踏入的。

當北京把全世界弄到「排共」和「排華」分不開時,台灣人就要開始遭受池魚之殃了。及早意識到這點,可以預先做出對策。(這正是本站「前哨預策」的創立初衷)

244

「黃埔精神」必須改為「鳳山精神」

HuangPu23

這是一篇向國軍喊話的文章,包括現役的和退役的,包括小兵及將領。因為,所謂的「黃埔精神」倘若不能落地生根,生長出今天陸軍官校所在地的「鳳山精神」,軍人的位置在台灣永遠擺不正,國際上支持台灣的國家對台灣國軍戰力的存疑不會消失!

黃埔與共黨牽連甚深

這也是一篇呼籲民間尊軍的文章。容我引用以下文字:《⋯⋯只有軍人在入職時必須簽生死狀。「軍」作為一個為你我赴死的角色,必須給予足夠的榮耀與報酬,尤其在此戰雲時期。募兵制下,我認為台灣社會對志願參加戰鬥部隊者,必須做到「一人參軍、照顧全家」,從戰鬥部隊退役者,應重視其經驗的價值。請記住,這裡談的不是「福利」;一位曾經願意、將來可能為你流血的人,獲得的認可不應該被稱作「福利」,而是你我欠他/她的》。(今周刊1309期)

近年來屢見不鮮的敵我不分、現役/退役軍人投共案,作祟的就是「黃埔精神」!不能理解這句話的人,或不同意這句話的人,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史實。

黃埔軍校始於1923/24年。出資方是誰?蘇聯共產黨!催生者是誰?蘇共顧問鮑羅廷、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前往蘇聯接受建校特訓的代表團成員是誰?共產國際支部人員和國民黨人員一半一半(含蔣介石)!開校後負責政治訓練的人是誰?周恩來!上海江浙地區的招生執行人是誰?毛澤東!

後來國共成仇,黃埔人投共者應該有一半。你說,這樣背景下的「黃埔精神」,若還活在飽受中共武力威脅的台灣,那是多麼大的一種諷刺和危險?親共,就是他們之中部份人的DNA,投共,就是他們之中部份人的理所當然認祖歸宗。

食民之俸;保民之地

如果還有「軍魂」這件事,那就是「食民之俸,保民之地」。食了70年的台灣人民俸祿,心中之圖騰卻是意欲侵略、佔領台灣的敵人,這是「軍恥」;不是軍魂。此外,台灣當下的任何軍事自衛訓練,不管是正規部隊還是後備軍,如果在精神上不能夠去黃埔化,多半都會淪為事倍功半,到頭來只有本鄉本土自發性的民兵最可靠了。

對於那些還擺脫不了「黃埔精神」的軍人,如果是出自無知,我們應予以喚醒!如果是出自忘恩,台灣社會應該考慮予以斷俸!並將所斷之俸祿轉移給選擇落地生根於「鳳山精神」之軍人。

兵者,國之大事也!賞罰必須分明,該斷則斷!

「美國借名片」的列車已經加速

Pelosi22TW

外交部常務次長俞大㵢2023年3月21日接受阿根廷媒體專訪,暗示台灣的外交路線已傾向接受「雙重承認」。

3月26日,外交部長吳釗燮在宏都拉斯斷交記者會上,被問及俞次長日前之發言「是不是代表外交部現在是正式支持而且鼓勵各國雙重承認中國和台灣?」吳部長以迂迴方式予以肯定。

中共政權始終欠缺合法性

2018年,我判斷在美國/中國對峙的大局下,美方遲早將向台灣「借名片」,先後發表四篇文章:《川普如果向台灣借名片》(2018)、《美中文明對撞下台灣的角色》(2019)、《黑天鵝—「中華民國ROC」的品牌轉移價值》(2019)、《美國借名片論——Taiwan還是R.O.C.?》(2020)。最後,總結於2021本專欄的《借名片的列車啟動了》(今周刊1256期)。

外交部的歷史性兩次公開表態,絕不可能是台灣政府單方面的決定;沒有美國的默許和鼓勵,台方絕不可能在蔡英文總統訪美之前冒然表態。更大的可能是,美方在為蔡總統訪美的內涵加碼。換句話說,七年前預見的「向台灣借名片」,兩年前列車啟動,今天列車進入加速狀態。

在雙重承認的路徑上,美國會借用哪一張名片,Taiwan還是R.O.C.?這可以分兩個層次來判斷。第一個層次是:美國意欲挑戰中共政權到哪個程度?若美國借用「R.O.C.」這張名片,則代表美國放棄承認「中共CCP」這政權的完整合法性,但保留對「中國China」這概念的模糊性。這樣做,對美國具有短期可操作的戰術價值。

脫鉤到底;斷交待命

若美國直接借用「Taiwan」這張名片,則代表美國已經具有與中共開戰的心理準備,求的是台灣所不可取代的的長期戰略價值。

第二個判斷層次,則是基於現實政治的節奏,視北京吃敬酒還是吃罰酒、甚至不惜被灌酒?

若是吃敬酒,美國可以建議台灣把國號的外文由「Republic of China」 改成拼音的「ZhongHuaMinGuo ,Taiwan」,為北京保留「One China」的面子。若是罰酒,那就借用「Republic of China, Taiwan」。若連罰酒都不吃,那就只能灌酒,直接單借「Taiwan」了。

當然,借名片的過程不會一步到位,一定是先通過若干其他小國試水。但無論如何,借名片的列車已經進入加速期了。

99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