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國誌

這裡是兩件有關兩個小國家領導人的故事。

台南市長賴清德走訪以色列,乘機問了以色列總理內坦雅胡一個問題:你們怎麼處理鄰國問題?內坦雅胡回答:我們是小國,小國總要先能自力更生,才談得上如何和周邊國家打交道。

這是最近的事。還有一件好幾年前的事。一位重要人士在一次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餐敘時請教:台灣的國發基金,一開始的時候和淡馬錫基金的規模差不多,為什麼台灣的國發基金越投資越小,而淡馬錫基金越投資越大?

李顯龍很熱情的用福建話回答:我們新加坡不能和台灣比,我們很小粒,每一毛錢都要用得很小心。

看看小國;想想自己

在這兩個小國眼裡,台灣就是人口和土地的大國。全世界的猶太人總人口不過一千四百萬人,只有台灣人口的六成,其中40%在以色列,另外60%散在全世界;台灣面積是以色列的1.5倍,但以色列的人均產值是台灣的1.5倍。新加坡土地只有台灣的 2%,人口五百七十萬,其中一百五十萬是近年來補充自中國;人均產值是台灣的2.5倍。但是,若以就業人口的人均生產力來看,新加坡是台灣的將近4倍。

我的初中、高中在新加坡度過。初一的歷史課本說「新加坡曾是英國殖民地,也曾經是日本的佔領地」,地理課本說「新加坡農產品有白菜、菠菜,鐵路有20公里」。李光耀當年請內閣提出產業計劃,內閣的報告中說:「新加坡四季陽光曬人,沒有任何資源⋯⋯」,李光耀把桌子一拍震怒:「有陽光還不夠嗎」?於是,新加坡政府將旅遊列為第一產業。

身處沙漠的以色列三十年前有個自嘲的笑話:「我們以色列人靠吃三明治為生」(We eat all that Sand-Which we are in)。今天以色列用水回收率達到80%,世界第一,農業用滴灌法,乳牛奶產量世界第一。

台灣其實也是小國,土地只佔全球的0.024%, 人口只佔世界的0.329%。還好,小國台灣之下還有小國,否則真還沒有參照物。台灣如何解釋自己這30年?有人說,都是中國害的,有人說,都是美國害的;反正,台灣過去30年的遭遇和台灣人自己無關。這種了不起的解釋能力,台灣世界第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