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本主義」下的金融危機

中國經常被形容為「權貴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或「國家資本主義」(State Capitalism), 我覺得這兩種形容都不夠準確,甚至是誤導的,因為這兩種稱呼都把中國的經濟現象視為一種「資本主義」的變種。但事實上,中國過去30來年的各類古怪現象,都不是資本邏輯所能夠導引出來的,而只有權力的邏輯才能解釋。因而,2011年我在著作中發明了一個新詞 -權本主義(Powerism)。

「權本主義」的最核心特色就是,西方所謂的「資本」,在中國只是權力的一種屬性,而在資本主義下,權力只是資本的屬性。用「本尊」和「分身」為比喻,資本主義下,資本是本尊,權力是分身;而在權本主義下,權力是本尊,資本是分身。

中國所有的「資產價值」都屬於統治者所有

用權本主義來解釋中國經濟現象,一切清晰而明瞭。例如,中國的股市起伏,其實大多是依政治權力起伏而定,若看不明白中共中央權力鬥爭及其所屬派系的權力拉鋸,就不可能看明白股市。再如,中國並不存在西方經濟學所稱的「房地產」(Real Estate); Real Estate的市場性基於一個假設:房地是有產權的。而中國的房地,並無產權,只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權,因而,中國房地的本質比較像是長期債券,只是一種依賴權力信用撐起的金融產品,而不是硬資產。

權本主義下,中國所有的「資產價值」都屬於統治者所有,權力換手,價值就換手。這就是為什麼中共的內鬥如此腥風血雨,為什麼「民營企業家」有機會就將暫時擁有的資產轉化為現金外逃到資本主義國家。不但民營企業金錢逃亡,就連國營企業經營者、權鬥落敗者也金錢逃亡,甚至連當權者都要為自己將來可能的權力垮台而預留金錢逃亡路徑。

資本主義下的西方金融危機,多數起自金融商品的過度衍生以及其帶來的債信鏈條斷裂。權本主義下的中國,一旦發生金融危機,一定起自權力將資產轉化為資金而後外逃掏空經濟地基。

近半年來發生的一連串金融相關事件,肖建華、項俊波被捕、吳小輝被失蹤、王健林被掐脖、郭文貴爆料王岐山,所牽涉到的金錢外逃可能超過五兆美元,而這是一個足以觸發中國特色金融危機的數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