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點評:劉鶴;任正非

如果不是川普向中國發動關稅貿易戰,西方世界也許永遠不會特別注意「劉鶴」這個名字,但現在全球政治界大概無人沒聽過劉鶴(Liu He)這個舉止談吐特別書生氣質的老者。稱他為老者,或許不太公平,但當他和川普合影時,你確實看不出來他比川普還年輕六歲。

劉鶴

劉鶴容貌像個書生,說話也像個書生,人們不敢肯定的是,他腦子運轉的方式像不像書生。在水深三萬米的中國政治江湖中,讓人「看不透」是一種基本的生存功夫,每個人都必須有蠟像的本領,隨著身份角色的不同,在鏡頭前永遠只有一個固定的表情,有些角色必須是親切老伯,有些必須是肅面關公。劉鶴,自2013年被習近平提拔為貼身經濟顧問開始,就注定了要扮演前者的角色,但那時他還是滿頭自然黑髮,五年之間,成了滿頭白髮,透露了政治江湖的壓力,另方面他也打破中共官場慣例不染髮,益顯親切老伯的形象。

出身學者型經濟官僚的劉鶴,受到習近平的重用,意外性並不亞於習近平晉身中共領導人這件事本身。2012年那場腥風血雨、最終以薄熙來落獄收場的中共派系鬥爭,拱出了習近平上台,主因是習沒派系,屬於紅二代中的孤鳥。孤鳥瞬間飛上大位,沒有班底,強大勢力環繞下,必須建立鳥群以自保,而孤鳥找孤鳥乃是再自然不過之事;劉鶴,正是如此被吸納進入權力核心的孤鳥之一。

劉鶴與習近平年齡相當,經歷也有類似之處。文化大革命時期在北京讀同一所中學,都「插過隊」(下放至農村),兩人的父親雖然地位不同,但都為「革命老幹部」,也都在文革中遭到殘酷迫害。習走上官場,然落落寂寂十幾年,劉則成為經濟領域的技術幹部,慢慢爬升,先後兩度赴美短暫遊學。兩人的生涯交集並不深厚,但劉鶴具有習所欠缺的經濟背景及中央官僚經驗,自習上任後一路被破格提拔直至國務院副總理分管經濟,川普啟動關稅貿易戰後,又被欽點任命為首席談判代表,在長達兩年的關貿戰場上,劉鶴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以劉鶴在發跡前發表的經濟論文來看,他本質上傾向於經濟開放,但在美中關貿戰役過程中,他扮演的卻是抗拒開放的談判手。他把這角色扮演得如此之好,不但在外要周旋於川普和習近平之間,在內還得要周旋於習近平和反習勢力之間,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劉鶴,這個特殊時代的特殊人物,能夠在「伴君如伴虎」的中共官場中,行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證明了他是一個具備了「三正確」條件的幹才 – 背景正確、個性正確、政治正確。

任正非

到今天為止,任正非可說是中國「民營企業界」能夠屹立30年不倒的極少數「民營企業家」之一。加上引號,因為他於1987年創建的華為公司,以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看,絕對是一家世界級的企業,而他的魄力和能力,也同樣是世界級的。但是,若以機構屬性來看,華為這個機構能不能像西方許多通信設備行業巨頭,如西門子、愛立信、諾基亞一樣被冠以「民營企業」之名,則存在一個巨大的問號。

在中國國境之外,任正非沒有他的女兒孟晚舟有名;但在國境之內,2018年12月1日之前,中國人普遍聽過任正非的大名,卻幾乎沒有外部人知道孟晚舟是誰。那一天是任正非人生的分水嶺,加拿大警方應美國司法互助要求,逮捕了在溫哥華轉機的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罪名是華為涉嫌違反美國出口管制,向伊朗出售「敏感科技」並「以假帳資料掩護罪行」。在美國全力制裁中國的大背景下,孟晚舟這名字瞬間傳遍世界,西方媒體開始全力關注任正非,其實只是「孟晚舟新聞」的副產品。

1982年從解放軍部隊退伍後,38歲的任正非前往當時還鳥不生蛋的深圳工作,5年後創立華為公司。當時的深圳,就已經是電子產品黑市的南方大本營,與北方的北京「中關村一條街」遙相呼應,儼然冒險家的樂園。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在當時中國的原始市場環境下,一個創業者的成功,背後可能有一萬個失敗者。而創業一開始賣的是減肥藥和墓碑而後來才改賣電話交換機的任正非,做到今天年營業額超過一千億美元的跨國巨獸,同期間陣亡的創業失敗者,可能得以百萬計。

華為公司在世界上的巨大成功,已經世人皆知,而任正非本人的經營哲學、超人意志力、勇於研發、敢於鞭策員工、敢於發錢,稱之為傳奇故事亦不為過。然而,一個疑團始終未解:華為究竟是一家民營企業,還是國營企業,還是軍營企業? 華為沒有上市,世界首屈一指的龐大公司,股份1%在任正非名下,其他99%為「員工工會持有」,按公式發放紅利給員工。這種「股權結構」讓人聯想到當年江蘇華西村黨委書記吳仁寶依照人民公社精神經營的「天下第一村」的盛況。而另方面,中共政權對華為設備出口的鉅額補貼,以及歷任軍委主席對華為的特殊關照,使得華為這家「企業」的本質以及任正非這超常「企業家」的角色顯得格外撲朔迷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