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畏的19」,部落經濟下的台灣

「可畏的19(Covid-19)病毒」擊斷了全球化供應鏈,帶來了有如世界大戰之後的人類行為清洗。德國大力推動「日常互助分享」的機制,鼓勵「有者」和「無者」之間互通有無,因為,你有的我沒有,而我有的你沒有。印度4月6日全面禁止了羥氯喹寧(hydroxychloroquine) 瘧疾藥物的出口,而這是美國總統川普幾天前才宣稱為顛覆疫情的藥物。印度有的,給錢都不賣給他國,因為原料太關鍵,已經不是錢的問題。

表面看來好像德國大方,印度小氣。但其實這與兩國文化或國格關係不大,只不過都是人類重返「部落經濟」的現象罷了。在部落時代,「分享」(Sharing)及「交換」(Bartering,以物易物)是主要的經濟形式,金錢(Money)交易是後來的事了,至於通貨(Currency)交易則是二次大戰之後才全球實施的,而「去通貨化」的信用(Credit)交易是電子通訊發達之後才蓬勃發展的。前部落和後部落的分水嶺,就是「現代市場」 – 以通貨價格為錨的交易(Transaction)機制。

「可畏的19」瞬間揭露了現代交易模式並不足以維繫人類基本生活這個大家已經遺忘的事實。不過兩個月前,各國政府還以為至少可以通過「撒幣」渡過難關,但相信再過三個月,各國政府都會發現,繼續撒幣不能解決問題;各國只能依靠「內部互助分享、外部以物易物」。前述德國案例,體現的是國家內部對策,印度案例則體現國家外部對策。

台灣自產物資的「可交換價值」

這不是一篇談經濟原理的文章,而是一篇談台灣經濟現實的文章 – 三個月之後的台灣經濟應該如何「超前部署」?六個月之後?

對內的「日常互助分享」我們一點都不要擔心,這是台灣社會的強項,真到需要時,做得搞不好比德國更好。需要擔心的是對外「以物易物」的部份。這裡牽涉兩個層面:台灣各種物資的自產率,以及自產物資的「可交換價值」。

對內的「日常互助分享」我們一點都不要擔心,這是台灣社會的強項,真到需要時,做得搞不好比德國更好。需要擔心的是對外「以物易物」的部份。這裡牽涉兩個層面:台灣各種物資的自產率,以及自產物資的「可交換價值」。 台灣政府當下有盲點,面對全球經濟災難的對策還只集中在金融、財政層次,也就是廣義的撒幣動作。但在即將到來的「部落經濟」原理下,只有快速提升自己「以物易物」的對價能力,才是可持續之道。五個月前曾警示(參考2019年10月今周刊1189期), 政府應該立刻成立「應急保稅區」,供廠商預備3-6個月的關鍵原料、公股銀行對保稅區內廠商備料提供庫存抵押低利貸款以供周轉。喜聞政院4月6日提升中小企業應急貸款額度提升,但若能加上「關鍵原料保稅辦法」則更能督促企業搶先針對關鍵原料備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