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供應鏈——台灣可搶頭香

疫情和俄烏戰爭,徹底衝擊了過去的供應鏈思維方式。台灣以製造和外貿立國,新局下需要一套新的「陣法」。

首先要做的就是「逆向思考」——把「供應鏈」(Supply Chain)的概念倒過來看,變成「需求路徑」(Demand Path)。前者,問的是:誰能用什麼路線最有效率的供應給我?後者,問的是:我能找到什麼最佳的彈性路徑滿足客戶端的需求?

「公車」思維換成「計程車」思維

打比方。過去的供應鏈思維,其實就是一種「公共汽車」思維,假設了固定路線、定點發車、定點靠站。而需求路徑思維,就是「預約計程車」思維,預約了結果車沒到,改乘它輛也不算違約,路線可彈性,高速路塞車就走低速路,車資計入時間因素,若有必要,即使途中換幾次不同的計程車,也不過是成本略增。這整個過程,其實是一個最佳化的算法過程。

計程車比較貴?其實不見得。在即時大數據算法的技術下,共享計程車的彈性業態將成常態;在抵銷了傳統供應鏈柔腸寸斷的時間成本後,可能更划得來。

歸納起來,上述需求路徑與傳統供應鏈的主要差別在:

(一)「及時」(Just in Time)的概念轉為「萬一」(Just in Case)的概念;(二)「效率」(efficiency)的概念轉向「成效」(effectiveness)的概念;(三)「地緣」(Geography-based)轉向「信緣」(information-based)。

前二者比較好理解。疫情初期,韓國的汽車廠曾經因為單單一個零件橡皮圈沒到貨,全廠停工兩週;中國的病毒清零、封廠封路,其所造成的全球生產力損失,一定是天文數字。這深刻經驗,帶來的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警醒。

再來,成本得算總帳。東西到達客戶端,才是成本的結束;東西到不了,其他都是假的。過去幾十年,生產思考圍繞著「效率」打轉,以後的幾十年,地球人在被疫情及戰禍(還有不知道將來會冒出來的什麼意外)拷打後,處理萬務時,腦子裡的第一個反應大概會是「成效」,也就是一種對「凡是可能出錯的都會出錯」的警醒。

第三點,地緣轉向信緣,最為關鍵,觸及了思維「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高度。即使沒有疫情和俄烏戰,世界早已從「中心化」轉向「去中心化」,金融業態如此,戰爭武器和作戰方式如此,連工作方式、居住型態、人際關係都如此。

過去由地理決定的事物,許多也轉向由信息的傳遞決定。其實這不新鮮,網路世界早就如此。地緣的效應,已被數位化、信息傳遞的算法取代了一部份,且在急急加速中。傳統工廠正在被數據信息主導的無人工廠取代,機床加工正在被3D打印設備取代,傳統的空中攻擊正在被無人機的機陣取代。同理,告別「供應鏈」的「需求路徑」,也可以在信息數據的算法下,突破地緣限制。例如,即時的彈性安排路徑及足跡的成本,再如,連結地球兩端的工廠或機具,實時同步分工或合工,消減運送步驟。

資訊交換的協議規格至關重要

台灣最強的三方面:電子行業、精密機械、跨廠協作體系,其實正是上述「需求路徑」的必要元素。整合的關鍵在信息之間的「協議規格」(protocol),而這有賴企業主事者之間的肚量和視野。若凡是台灣製造的工具機及製程,都能以某種電子協議平台連結數據而協作,減少傳統供應鏈中的零部件跨地理運送之步驟,MIT豈不天下無敵?至於其間商業競爭的顧慮,其實也能用某種分潤機制處理。

「需求路徑」的核心在兩方面。其一,彈性路徑的即時算法,這方面已有世界級的軟體平台公司可以合作。其二,減少傳統供應鏈中的零部件跨地理運送所需步驟,這方面台灣可以搶頭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