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學「理管」

當年不知道是誰把 Management 這個字翻譯為「管理」,先管後理,這幾乎是一個把襯衫當作褲子穿的錯誤,把英文原意完全顛倒了。正確的翻譯應該是「理管」- 先理後管,也就是先把流程(或SOP)「理」順了,讓流程自己跑,遇到不順或障礙時才出手「管」。

東方傳統積弊:總是要先管

顯然,將Management 翻譯成「管理」是一種東方思維傳統的錯誤,總是要先管,例如父母一定要「管教」孩子(難道不是應該先教再管嗎)、老師一定要「管」學生,政府官員老是覺得人民「不好管」。

真正能「管理」的,只有無生物,例如石頭,任人擺佈。任何有靈性的生物,只能「理管」。這裡以「馬」這種動物為例,談談這個道理。 

過去曾多年騎馬,奔馳草原山林,幾度被狠摔,幾乎沒命。馬不高興的時候,後腿彈踢可至兩米外,胸口被踢中,力道不下拳王阿里;騎士讓馬不舒服的時候,它可以高速扭腰90度轉彎,把你甩出去。

騎馬定律第一條:馬不是機車,不會任你擺佈。除非它是由你從小養大,否則它不會考慮你。這有點像家族企業裡的「老員工」才會對「老闆」一個命令一個動作;新員工雖受制於權威,但心裡怎麼罵你—–你是不會知道的,怨氣累積久了,馬(或員工下屬)自然會找到屬於它/他個性的宣洩方式,往往讓你出其不意。

其二,馬是一種異常敏感的動物。一般人覺得馬皮很厚,應該不像人的皮膚那樣敏感。錯!只要有一隻蒼蠅停在馬身上,它就會用尾巴去掃。因此,會騎馬的人都知道不能像騎機車一樣的「坐在」馬鞍上,必須用膝蓋的力量撐挺腰桿,讓自己的臀部與馬鞍保持若即若離的空間。騎士想要右轉時,只須將右臀稍微輕觸馬鞍,給馬暗示就行。韁繩只在煞車時用,進行中永遠是鬆的;想用韁繩控制馬的方向,結果不是它不跑,就是不爽把你摔下去。

是的,騎士與馬的關係,只能是默契加暗示,絕非命令及控制。一匹受過良好訓練的馬,其實等同一個讀過MBA的人。它對「理管」的流程有知識,如果騎士也有同樣知識,那麼二者之間就有默契,即使不熟識,一點點暗示,就能同向而行。

試問,有多少老闆或管理者把下屬員工當作機車騎?我會建議老闆和管理者們,都去學騎馬,四個學時就行,強過拿一個MBA學位。

再開一個玩笑。知道了「理管」與「管理」的差別後,「金管會」是否改名為「金理會」比較合適? 

132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