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基金經理、賭徒:理解俄烏戰爭的另類角度

Peace4UKR

俄國入侵烏克蘭,歐盟大吃一驚,原先以為普丁不敢全方位開戰,頂多只是在烏東鬧事。發動總攻前,普丁與習近平在北京冬奧會上簽署兩國「友好無上限」之協議,啟人疑竇;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4月1日引據烏克蘭安全局(SBU)情報備忘錄,說在俄羅斯開戰前幾天,中共國對烏克蘭的600餘處軍事和核設施進行了大規模的網路攻擊,美國則僅將此行動形容為「網路掃描」。以拜登之前準確的預測俄國啟戰日期(僅差十天)這事實來看,白宮應該是一路掌握全局的。

俄中皆認終須與美一戰

既然掌握全局,為何歐盟會大吃一驚?拜登警告提示不夠力?或者,他已經做好大甕,就等普丁入甕,而且還牽拖個習近平?

傳統的理解方式是「地緣解釋」:普丁不能容忍「臥塌之旁豈能容敵酣睡」,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NATO,正如當年美國不能容忍蘇聯在家門口古巴放置核子武器一樣。也有普丁「帝國夢」的理解方式:他要恢復俄羅斯帝國的歷史輝煌及勢力範圍。

我的理解方式是,普丁和習近平都認為終須與美一戰,二人兩國聯手總比單挑要好。什麼烏克蘭問題、台灣問題、俄羅斯夢、中國夢,不過是說詞罷了。時機,才是關鍵。

那為什麼現在是好時機呢?俄國民生凋零,眾人皆知;中國在中共習近平治下,疫情肆虐、財政坍塌、眼看2022的GDP就要呈負數。如許慘狀,還要打仗?

問題問錯了!不是時機好,而是人老了、身體壞了、國內國外政治生命無保障了,過去的錯誤政策已經覆水難收,只能一條路走到黑,做出人生最後一搏。 

習近平68歲,普丁69歲,要說老,79歲的拜登豈不是更老?說身體和體力,拜登一定比習近平、普丁好?那可不一定。

這還得從制度看問題。民主制度也問題多多,可是單憑一條,民主體制就勝過極權、集權、或任何其他威權體制,那就是最高掌權人之職位保障期不能超過4~5年,無論是總統制還是內閣制,每4~5年都得接受一次全民的挑戰。無限的權力帶來無限的罪惡,這是普世真理,與人種、文化關係不大。既然是普世真理,那就以時間限制來控制吧,十年時間,作惡總有個限度,倘若毛澤東1959年被換,希特勒1943年被換,史達林1934年被換,哪怕繼任者也是個惡人,他總需要時間換班底、培植黨羽吧,十年之間,做不到威脅全球人類命運的極致。

政治交替愈頻繁愈好

拜登當然有年齡壓力,但在美式民主下,他只敢看四年,何況這四年間還有國會及司法在旁牽制他。因此,民主體制下不容你講究個人的歷史使命,你只能講究國家的利益。你的國家利益政策對了,繼任者可以拿來就用,雖然他嘴裡一邊在罵你。如果是終身職,如美國的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很簡單,投票決案,並限制他們的權力範圍(如美國高院大法官只有釋憲權,沒有開戰權)。

指望無限期掌權,加上年事已高,才是此次普丁入侵烏克蘭、習近平敲邊鼓的最根本原因。他們的決策反映的是個人利益,而不是國家利益。他們也都不能明講個人利益,只能包裝成雲裡霧裡的「民族利益」。其實,這個包裝動作本身就證明了人類文明的確是在進步中的,至少這兩位已經不能用「天賦皇權」來說事了。

從個人利益角度看,也可映照出普丁/習近平與拜登角色的不同。拜登,就像個基金經理人,雖然用的是別人的錢,但他必須小心翼翼,因為別人滿意了,他才能獲得報酬。而普丁和習近平,押下去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就是賭徒。賭徒槓上了基金經理人,雖然輸贏難料,但是賭徒傾向於「一把贏回前面輸掉的全部」,而基金經理人在職業性下不會傾向賭一把。

總結一下:雖然地緣因素可以解釋很多戰爭,但2022年俄國入侵烏克蘭這場戰爭,本質不是地緣性的,而是隸屬不同政治體制下三個老人的人生最後一局,只是其中一位有制度性的牽制,另外兩個沒有制度性的牽制。教訓有兩點:第一,權力如牛奶,必須有保鮮期;第二,老人太會算計,政治世代交替還是頻繁一點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