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語言國力」,否則台灣⋯⋯

根據外貿協會統計,台灣中小企業(SME)出口佔比,由1987年的78% 逐年下降,1996年為31%,2019年13.4%。雖然可以做進一步的統計維度和商品結構的分析,但是從趨勢來看,這是一個絕大的警訊,因為中小企業及其涉及的行業圈、社會生態圈,乃就業之主要來源以及財富分配的重要機制。即使中小企業的GDP佔比不變,其出口佔比的劇降,也顯示了台灣中小企業與國際經濟環境脫節嚴重。

當年「複製型創新」重點在出口

中小企業出口佔比式微,對台灣未來之威脅絕不小於人口結構問題。但與此同時,媒體上又看到鋪天蓋地的台灣年輕世代在創新領域創業的消息。兩件事放在一起看,嗅覺告訴我兩個結論:

* 台灣80、90年代出口起飛因為當時創業世代與國際供應鏈生態接軌;而今日的創業世代已經大多與國際供應鏈生態脫軌;

* 台灣現在的主流價值觀是「在地化」,所謂「創新」大多表現在把先進的「商業模式」複製到台灣的有限市場上。「複製型創新」在30、40年前也是主流,但目的是為出口,今日則聚焦於內銷。

造成此現象,原因複雜,然此處想談一個別人不談、甚至忌談的因素,那就是台灣「語言國力」低落所帶來的競爭力低落問題。別誤會,這裡不專指英語,而也包括與台灣中小企業出口經濟有關的區域性語種,包括韓語、馬來語、印尼語、泰語等等。

歐洲人通曉三、五種語言是常態,否則連跨國火車剪票員都做不好。在東南亞,大部份略帶創新意味的中小企業,公司內有三種語言人才是必須的:母語、英語、鄰國語。

台灣不該患上「荷蘭病」或「南韓病」

台灣的地緣隔離性加上不大的人口,很容易就會患上當年的「荷蘭病」: 單一產業獨大,其他產業萎縮。一個健全的中小企業體系,對台灣至關重要。但若不在「語言國力」上突破,中小企業在區域經濟圈內將逐步被村落化,因為區域內其他國家的中小企業崛起迅速,而他們相對台灣都有多語優勢。

台灣急需把有限的「語力資源」整合起來,包括科系的、留學生的、新移民後代的、在外國生活的,通過實體+虛擬的模式,形成國家級別的「語言國力」推動計畫。

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已經不能再由勞動力經濟領軍,而該由腦動力經濟領軍了。而,對「腦動力」最大的限制,就落在「語言國力」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