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片?!帛琉來訪的想像空間⋯⋯

帛琉總統訪問台灣,帶來了美國駐帛琉大使。或者,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美國駐帛琉大使訪問台灣,帶來了帛琉總統?

這個位於菲律賓民答那峨島(Mindanao)正東方、關島西南方的國家,由200多個迷你小島組成,加總起來的面積,也不過459平方公里,約莫三個金門的大小。國民人數2萬餘人,約莫是宜蘭冬山鄉的一半。

帛琉與台灣共性很多

五年前注意到帛琉這個國家,它具有非常獨特的政治性質。帛琉在國際間有好幾種稱呼,Belau,  Palaos o,還有Pelew。其二戰後1947年由聯合國指定為託管地,由美國託管。1982年帛琉與美國簽訂「自由協同約定」(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 ),由美國負責帛琉軍事防禦。1994年帛琉獨立,正其名為 Republic of Palau, 同時帛琉共和國增修「自由協同約定」,延長美國的軍事防禦責任至2044年。

帛琉共和國的憲法,第三章 「主權及至高權」(SOVEREIGNTY AND SUPREMACY)第三節中明文寫出:《政府權力可以通過條約、約定或其他合同,將軍事國防或外交事務,外包給另一主權國家或國際機構⋯⋯》

《⋯⋯Major governmental power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defense, security, or foreign affairs may be delegated by treaty, compact, or other agreement between the sovereign Republic of Palau and another sovereign nation 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以上對帛琉的介紹,與台灣有什麼關係呢?我們這就來看看。

從地理性質看,「台灣」(Taiwan)這個島嶼的歸屬,二戰後一直處於夾縫之中;夾縫的一邊是1952年生效的舊金山條約下的歸屬未定,另一邊是由中共一黨專政的中華人民國(P.R.C.)堅持的「自古以來論」。

從政治性質看,「台灣」這個島嶼,在舊金山條約下日本放棄台灣島後,實質上由中華民國(R.O.C.)治理。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搬遷到台灣島,美國繼續外交承認中華民國,也默認中華民國對隔岸中國大陸的領土宣示。但一直到1979年美國與R.O.C. 斷交、與P.R.C.建交,美國從來沒對地理性質的台灣島之歸屬表態,連舊金山條約中放棄台灣島的日本政府也從未正式表態過。

台灣人因此落入地理和政治交雜的幽明界中。R.O.C.這個名字,目前國際上只剩下15個國家承認,其中一個就是帛琉共和國;然而,全球卻有112個國家對那本封面上同時印著「Taiwan」和「R.O.C.」字樣的護照實施入境免簽證,而P.R.C. 護照的免簽國數量,連台灣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狀況有尷尬的一面。住在地理台灣島上或已經離開台灣島的人,只要拿著R.O.C. 公民身分證,就可以依照R.O.C.的憲法,投票選舉總統。只是,一部份的人相信他們在選中華民國總統,另一部份人相信他們在選台灣總統。

尷尬的反面就是特色。台灣這個島+島上的公民+所實施的制度,在國際體系中行走,具有多重身份。他國政府及人民的普遍認知的身份叫做「Taiwan」,世貿組織(WTO)的認知叫「TPKM」(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認知叫「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另有15個國家的認知叫R.O.C.

台灣四張名片各有妙用

你知道還有什麼事物具有多重身份嗎?那就是物理學中的自由粒子(Free Particle) 以及量子(Quantum)。自由粒子是不被位勢束縛的粒子,在條件下可改變性質;而量子是隨著觀察者不同而狀態不同,無法被測量。

台灣就是世界政治領域內的自由粒子及量子!它的變化,可以改變世界格局;它作為槓桿點,可以讓政治界的阿基米德撬動地球。為什麼?因為台灣有四張名片。每一張都有妙用,就看台灣人會不會用。

三年前嗅察到了世局的一個動向:美國向台灣借名片;前後六篇分析,串連出了一個結論:如果美國借用的是「R.O.C.」的政治名片,那麼它就在與P.R.C.打短中期的戰術牌; 但如果美國借的是「Taiwan」的政治名片,那麼它就在打長期的戰略牌。

美國駐帛琉大使協同帛琉總統來到地理台灣島,對美國是一張絕妙的牌。想想看,一個承認「R.O.C.」 名片的國家帛琉造訪 R.O.C.,一道來的卻是一個代表美國政府造訪「Taiwan」的大使。這副牌往下打,既可是戰術的,也可是戰略的;既可選擇用「R.O.C.」名片挑戰「P.R.C.」內共產黨一黨專政的合法性及合理性,也可選擇用扶植「Taiwan」名片來駁斥中共的「自古以來」論。

最終美國會朝哪一張名片移動,基於以下兩個變數:

1)中共的後續全球動向;

2)台灣島上人民有沒有共識?共識的強度?

我的觀察是,這兩個變數的份量,後者並不比前者輕。但我不肯定的是,台灣社會能否區分名片與實質,是否懂得登高山途中必須有中途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