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必須突破的「地緣宿命論」

台灣新世代當下的主流傾向是「本島思維」,一種「只要島內萬眾一心、什麼敵人都不怕」的迷魂信仰,本質上類似中國大陸50年代的「大躍進」思潮,那時中國人相信的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中年及老年一代,不分政治顏色,雖然知道單靠「本島思維」行不通,但是頂多也就從「地緣思維」來思考台灣前途。循著地緣的邏輯思考,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已經陷入了一種深沈的宿命感,覺得台灣身為緊貼著中國大陸的一介孤島,再「自強」也難脫地緣的命運。身居社會棟樑的中老世代,即使贊成「台獨」者,大多數其實都已經做了「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兩手準備,或則家人已經「做出移民和脫產的動作」,或則已悄悄在中國大陸投資,還沒行動者,內心也在盤算。

本土化不能淪為村落化

當然,還有為數也不少的人,不分世代,目前的價值是堅守本土,堅拒與中國大陸交往,也沒打算出國避難。然而,除了堅守陣地、說NO之外,他們其實也沒有突破「地緣宿命」的動力,頂多只是相信當中共出現犯台意圖時,美國及日本會出面阻止或調停,但即使如此,之後呢?他們的思維中沒有「之後」,逼問到牆角,他們的答案是「維持現狀」。

台灣人陷在「本島思維」、「地緣思維」、「現狀思維」中,原地打轉(還有打架)久矣!因此,台灣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已經喪失了從「人類」的高度和「地球」的尺度,來思索、定位自己,世界觀越來越萎縮,直至落入「村落化」的深淵。

別誤會了,「地緣思維」還是國際政治、經濟關係中的基礎要素。政治上,二十世紀以來的主流就是「地緣決定論」,烏克蘭多難是因為它與俄國接壤,越南內心緊張是因為它緊鄰中國。美國為何最終決定繼續支持台灣島上的蔣介石?因為蘇聯史達林下令毛澤東「抗美援朝」,美國意識到台灣島的地緣重要性。

國際經濟上,雖然已經有了全球物流運輸系統,但是地緣依然主宰經濟。與美國接壤的加拿大、墨西哥,對美國的經濟依賴度都超過了70%,而墨西哥的人口是台灣的6倍,土地是60倍, 加拿大的人口是台灣的1.5倍,土地是300倍,連它們都擺脫不了「地緣引力」。並且,今天世界上的各種經濟結盟,如歐盟、東協、RCEP,都是地緣思維下的產物。

政治地緣上,台灣落入美中對峙的所謂「第一島鏈」內,經濟地緣上,台灣離開中國大陸的沿海發達地區不過200公里,而中國的人口是台灣的60倍,土地是300倍。

世事如此,很明顯的,「本島思維」和「維持現狀思維」絕對抵擋不住來自中國大陸塊的地緣引力。這與什麼主義、什麼政治立場、什麼普世價值無關,就如蘋果往下掉和牛頓的政治信仰無關一樣。

「打破地緣」的力量方興未艾

既然這樣,為什麼瀰漫台灣中老世代的「地緣宿命論」還需要被拿出來檢視呢?這是因為,雖然「地緣論」主宰了人類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但是世界上已經悄然興起一股「打破地緣」的力量,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層面上。其中細節,不是一篇短文所能涵蓋,需要寫一本專書,此處只能打一比喻:互聯網興起後,請問「地緣」為何物?「國界」為何物?「主權」為何物?「國家」的概念有無改變? Google如果關閉十天,其後果將比美「國」政府關閉十天還要嚴重;Line 如果關閉十天,柯文哲就無法施政。如果你說Google、Line都是強國的產物,那麼你如何解釋愛沙尼亞(Estonia)冒出一個 Skype公司,它是個百分之百落於俄國地緣圈、人口一千三百萬,土地只比台灣大一點點的地方。

台灣經濟固然受到「中國地緣」的強烈影響,但是,Uber 對台灣交通經濟的衝擊,和「地緣」有任何關係嗎?韓國大叔的「騎馬舞」狂掃全球,是個「地緣」現象嗎?台積電這個公司發生在台灣,是「地緣」的結果嗎?

台灣中老世代的「地緣宿命」心態,正是台灣二十年來政治、經濟、文化走不出去的最大原因;什麼困難都長嘆一聲的賴到「地緣」上,無視於世界潮流,害怕改變,不思進取。這純屬心理問題。

強大的地心引力使蘋果往下掉,萬年來都如此,然而有進取心、有創意、鍥而不捨的工程師還是能做出火箭,擺脫「地心引力宿命論」。人類的「突破地緣」的列車已經啟動了,能否在意識上、技能上,搶搭上這股力量的頭班車,可能是台灣唯一的自我救贖方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