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變成「困境內的舊人類」的機率很大

放眼科技的進展速度,應該可以說,十至二十年之內,包括台灣在內,人類社會今天稱之為「問題」的問題,都將產生顛覆性、斷層性的質變,使得今天我們所想出來的「解決方案」統統失效。

顛覆性,指得不僅僅是劇烈變化,而是那種你連站都站不穩的狀態,而斷層性,指得是你跳躍得過去就過去,跳不過去就困在原地或墮入深淵。

以近幾年來的「反全球化」現象為比喻,它已經不是基於過去那種殖民地時代、富國剝削窮國的概念,而是基於一種嶄新的恐懼:全球化再走下去,帶來的可能不是傳統普世價值的傳播,不是更多的牛奶和蜂蜜,而是部份人跳過斷層演化成為一種新人類,而部份人被留在斷層這邊、成為永世不得翻身的舊人類。

2049年出生的嬰兒或可長生不老

這種嶄新的深層恐懼,使得今天地球上很多人,包括知識份子、小民百姓,明裡暗裡都在吶喊一件事:等一等,先停下來,先放緩腳步,給我時間來消化理解。但是,人類這物種的集體演化自有其動力,一旦形成慣性後,不會因為大部份人的意願而停。就像大部份人都不願意上班,但是鬧鐘一響還是乖乖的走向捷運站。再如,一旦發明了盤尼西林,所有人在生病發炎時都會想用它,一旦發明了手機通訊,所有人口袋裡都會乖乖的放上一支。

如果未來的演化速度還是像過去一樣的緩慢,並漣漪式的帶來「進步的擴散」,那事情就好辦了,反正遲早會輪到我,或多少我會分享到一點好處;就像當前再窮困的國家,人民只要有一支只有一半時間可生效的手機,就總覺得生活還有希望。但即將來到的顛覆,很可能帶來的是「演化的斷層」,使得地球上只剩下兩種人:有希望的人和絕望的人。

我們用最直接淺顯的一件事為例:人的壽命。很多人混淆了「預期壽命」(Life Expectancy)和 「壽命期限」(Life Span);「預期壽命」是個統計概念,從幾千年前的30歲到今天的80歲,主要是因為幼兒死亡率從99%降到不到1%,還有醫藥、經濟、文明進步等等原因。3000年前的希臘人(統計)平均壽命是30歲,但並不代表雅典老人少;蘇格拉底活到70歲,而他死於70是因為喜歡多嘴而被施以毒酒賜死的,而不是陽壽已盡。

而「壽命期限」是個生物概念,也就是天生的生物構造上人最多活125歲,烏龜可以到250年,而植物種子可活數千年,微生物可能上萬年都不止。前述「斷層的焦慮」,在壽命這件事上表現的最突出。絕大多數人還沒意識到,所有國家(包括台灣)以80歲預期壽命為基礎的退休年金制度,無法支撐即將到來的120歲壽命期限;一旦知道了,他就會抓狂。人類壽命的先天生物極限已經突破,就像細胞複製生命已經在朵莉羊身上突破一樣;以當下的技術進展速度,現在40歲以下的人活到120歲是可預期的,2017年出生的嬰兒的壽命期限延長至200年應該不算大問題。科學界的大膽人士已經預測,2049年出生的嬰兒可望長生不老。

台灣仍屬村落化的狀態

但這絕對不是一粒「不老丹」像止痛藥一樣吞下去就能達到的境界,而是需要一整套顛覆性的社會結構支撐、在對的生命階段做對的生物處理才能辦到的事;換句話說,當「斷層現象」發生在壽命這件事上的時候,「壽歷」就會像「學歷」,小學、中學、大學、博士身份嚴明,而出現「80級」(壽命期限到80)、「120級」、「200級」、「長生不老級」,級別與級別之間一旦成形就很難跨越。

若稱這是科技帶來的「新階級」,也不為過,但它帶來的新問題會讓今天人類社會的所有大問題看來極其幼稚。例如,今天「人人生而平等」的「普世價值」,將何以為繼?所有的社會制度,如就業、保險、遺產繼承(老爸150歲還在當董事長,120歲的兒子怎麼辦),倫理體系如家庭觀念、長幼有序、性別分際還能維持?新的法律問題如你家的傭人機器人有無「人權」,資本家用來生產的機器人要不要每年繳「人頭稅」?

「壽命期限」僅是一例,其他技術帶來的顛覆性斷層也不會太遠,而台灣對未來的意識及相應的社會結構,卻還停留在一種村落化的狀態;政界、學術界、媒體界都還在用縫縫補補的方式處理那些已經拖了幾十年的傳統老問題。對於即將到來的未來斷層,台灣在意識上和知識上毫無開始準備的跡象,30年後成為地球上「困境內的舊人類」的機率很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