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黨、人、政策

即將到來的一年,台灣存在一次扭轉未來的絕大機會,但這個絕大機會的銅板另一面,也是一個絕大的風險。在這僅僅短短的12個月中,究竟是機會勝出,還是機會被風險扳倒,決定者是台灣選民。

絕大的機會是,趁著2018的「選人不選黨」勢頭,選民在2020大選時再進步到「選政策不選人」。若能進化到這一步,台灣安矣。

銅板另一面的絕大風險是,倘若2020大選台灣陷入政黨的操作手法,退化回到「選黨不選人、不選政策」的愚昧時代,則台灣危矣。

政策>人>黨

2018選後這一個月中,大眾媒體及社交媒體中的熱烈討論,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一)以「黨」為分析對象,民進黨如何如何慘敗,國民黨如何如何勝出等等。(二)以「人」為分析對象,如蔡英文總統、賴清德院長、陳菊應負起什麼責任,韓國瑜如何風生水起,柯文哲為何險勝等等。(三)以「政策」為分析軸線,例如一例一休、年金改革、能源政策如何導致勝敗等等。

這種「黨」、「人」、「政策」三個維度並列的討論,不管論證水平的高低,哪怕其中某些基調是譏諷嘲弄甚至惡意性質的,現象本身都是健康可喜的,因為只要能夠從多元維度探討事件,就已經代表了台灣的民主在深化中。

但是不能高興的太早,台灣的選民究竟能不能進一步的公民化,真正的挑戰還在2020的總統、立委大選。如果在接下來的12個月當中,大眾媒體及社交媒體中的爭辯重點呈現「政策-人-黨」的比重順序,則大喜。若爭辯順序是「人-黨-政策」,則台灣的民主素質不退不進。但是,如順序又回到「黨-人-政策」,台灣就有大憂了。

2018選後才不過一個月,苗頭就有點不妙了。大眾媒體及社交媒體中,重頭戲開始往2020究竟是民進黨會輸還是國民黨會輸,究竟是姓蔡的還是姓賴的還是姓柯的還是姓朱的會贏?

看到問題了嗎?媒體討論及私人爭辯中,我們幾乎看不到人們在談「2020哪幾項政策會決定台灣輸贏」這個真正關乎台灣興敗生死的議題。

打個令人不快的比方,這就好像面對一個還在病中的病人,一群人對病情指指點點,但卻沒有人關心治療方案。

從沒有以「政策」為主軸投票

儘管2018選舉中透露出一些「選人不選黨」的公民進步跡象,但想來很少人會反對以下觀察:包括2018在內,台灣選民從來沒有以「政策」為主軸投票,而候選人也一貫的只以「口號政見」分勝負,迴避具體的政策。然後,勝選後一貫的政策胡亂,留下一大堆「爛尾政策」給繼任者。實情是不是這樣呢?這樣的台灣有望嗎?

在當前的區域局勢以及世界大勢迫人下,2020可能是台灣在民主深化道路上的最後一次自我救贖的機會。台灣的各界及各人,如果從明天起不開始追問自己:2020台灣需要一位持有什麼樣具體政策清單的總統、台灣需要持有什麼樣具體政策清單的立委,那麼台灣只能繼續做一艘失去羅盤及動力的船,隨波逐流罷了。而在2020-2022一定來臨的驚濤駭浪之下,台灣恐怕只能落入「十分靠註定,零分靠打拼」的境況了。

媒體們、教授們、企業家們、臉友們、Line 友們,讓我們來開始爭辯2020的具體政策吧!哪些具體政策會讓台灣的贏面更大?哪些具體政策會讓台灣的輸面更大?台灣沒有再迴避的空間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