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台灣人的血性

一個血性不足的國家,幾乎註定就是被用來統治的。喔,說錯了,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一個血性不足的地方⋯⋯」,因為,血性不足的地方很可能根本不會成為一個國家,永遠只是一個地理名詞罷了。

血性,這裡指的是被欺負時的反抗指數(請注意是「被」欺負),權且將其強度劃分為0級到10級,0級是忍氣吞聲還滿臉堆笑,10級是加倍奉還。動物都有血性,貓有、狗有、狼有、虎有,人也有。血性0級的肯定屬於寵物一類,血性10級的一般稱為「猛獸」,在人則可能是「勇士」。

血性內有基因的成份,但也有社會養成的部份。例如,虎種的天然血性可能是10,但是從小在人類家庭中與嬰兒一起養大的虎,雙方成年後可能親如兄弟。血性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相信學術研究有不少,但是我寧可用常識來理解它對人生、對社會、對國家的作用。

中國人只有奴性很少血性

滯美的無國籍史學家劉仲敬先生曾被問到:中國如果有一天民主化了,有沒可能出現美式的民主制度?他的一針見血回答是(大意如此):美國的華盛頓出身莊園主,帶領的都是民兵,美國的傳統是人人背上背著一把來福槍,因此形成人與人之間制衡式的民主。而,中國人的傳統是人人背上背著一把拖把,因此中國不可能形成美式的民主。

這,就是血性強的文化與血性弱的文化之間的差別。台灣早就有了一人一票、近乎泛濫的言論自由,然而法治還多半停留在1930-40年代的框框下,西方民主常規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邊際線也模糊不清,先射箭再畫靶的事件年年有、月月有,台灣社會也就這樣日月悠悠的湊合著過了幾十年。那麼台灣是個「民主」國家嗎?那就看你腦中的「民主」概念長什麼樣了。

換個方式問,台灣人背上背的是「槍」還是「拖把」?台灣人的血性,從0到10,強度是多少?你自己呢?

「基地文化」總是懲罰血性

由於地緣因素,台灣作了幾百年的「基地」- 貿易基地、殖民基地、反攻基地、生產鏈基地、第一島鏈基地,凝固了一種「基地文化」,這種文化是懲罰血性的。對血性的懲罰,在今天的台灣還無所不在,教育中、法規中、家庭中、政府組織中。

雖然比起幾十年前,台灣的血性刻度有所提高。但以性質分類來看,台灣人的血性具有以下特徵:

* 台式血性勇於表達情緒,怯於以行動改變現狀。例如,台灣雖然言論自由,但多屬口炮自由,不信你看媒體就知道,尤其是所謂的社交媒體。口炮的強者,不一定就是行動的強者,事實上,還極可能是體制的隱忍者。

* 台式血性還多停留在「說NO」的階段,還未進化到「說YES」的階段。這點需要一些說明。以近代的女權運動為例,70、80年代時的女權運動,主訴求還只基於「我不要」- 不要男人強加的價值、不要被視為弱者、不要這個、不要那個。一直要等到新世紀,女權運動才演化到懂得說出「我要這個、我要那個」的說YES階段。不知你察覺沒,台灣的血性強者還不自覺自己還是個說NO者。

* 台灣的血性不足,是隱藏在「和平」的高大口號下的。台灣社會不願去辯論「和平」的底線,因此台灣人多數不知道何時、何種條件下流血是正當的甚至是必須的。例如,很多台灣人在面對「作戰」這個議題時,寧可相信自己人用不著流血別人就會來代替台灣人流血。再如,台灣羨慕芬蘭今天可以和平選出34歲的女總理和年輕內閣,卻不願報導一戰以來芬蘭人打過三場自衛戰且幾十萬人流血才得到今日狀態,更不知道芬蘭的女人驍勇善戰,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女兵比例27.5%。

有關台灣人的血性,還有許多可談的,限於篇幅,留待下次吧。這裡只想重複一下本文的第一句話:《一個血性不足的國家,幾乎註定就是被用來統治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