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軍隊對誰效忠?

隨著中共軍事威脅的加劇,台灣民眾的切身感也同步加劇。我和幾位朋友近兩週都收到不同來源的20-30歲年輕世代的私訊,問的是同一問題:「如果打仗,我該怎麼辦」?我個人判斷,超過60%甚至80%的年輕世代都在心裡問自己這個問題。壯年中世代應該也是。

我認為,這對台灣是一件好事。不論是基於僥倖心還是鴕鳥心,台灣社會用「世外桃源」、「寶島」的小確幸心理機制,迴避自身存在中不可迴避的問題已經太久了。

台灣本是兵家必爭之地

大家聽清楚了!(抱歉這裡用此口吻,但似乎不用此口吻不行)台灣的地緣,使得台灣成為過去400年、未來至少幾百年年的「兵家必爭之地」,也就是所有兵家都想要控制台灣,管你獨立還是誰的一部份。A國控制了台灣,B、C國就會動腦筋「收復台灣」,B國控制了台灣,A、C國就會「反攻台灣」,依理類推。而地球的權力格局在過去數百年來平均每30年發生一次重整,每次重整,台灣都或多或少面臨戰爭。

因此,面對戰爭和傷亡的議題,台灣人至少應該具備面對百年一遇全島大地震的認知。有些人不願意接受這種把戰爭比喻為地震的說法,他們認為地震是自然災害,台灣處在東亞大斷層帶上是人力無法改變的,而戰爭是人為的,不是自然現象,因此不可比。

對此點,我有一個壞消息要告訴你。因地緣地位而起的戰爭機率,遠遠大於毀滅性地震發生的機率。請看歷史,過去400年台灣發生過幾次毀滅性地震,總共死亡多少人?而過去200年,戰爭中少於一萬人的「零星傷亡」不計,多於十萬人、甚至數十萬因戰而亡的人命,至少發生過兩次- 日本統領台灣時代,以及二戰期間美軍對台灣的轟炸。而這兩現象的發生,與台灣島上居民的意志都無關,只不過因為台灣是兵家必爭之地。

台灣人現在已經有表達意志的機制,如一人一票、言論自由,但別忘了,在地理、資源、人口的天然條件制約下,這些好不容易得到的表達意志機制,在大國兵家的算盤上,可能只是個位數甚至小數點。

「民主不能當飯吃」這句話是錯的,但是,「民主不能用來贏得戰爭」這句話卻是對的。事實上,民主下的多元性和牛步本質,就是戰爭發生時的障礙。或換個說法:戰備是保護民主制度的絕對必要因素。

臨戰前就必須做出選擇

同樣在地緣歷史下,台灣當前有個關鍵議題:軍隊的效忠對象是誰?獨派還是統派?仇敵者還是親敵者?綠的還是藍的?尚不存在的台灣共和國還是已經存在的中華民國?

這個問題大家都知道,只是不敢拿到檯面上談,私下詢問任何一位現役軍人,無可避免的你會察覺,「向誰效忠」這問題嚴重的分散了軍心,而軍心分散就是戰鬥力的分散。

我認為,在形勢下,這議題必須立刻拿到檯面上談。任由怨民、酸民在網上、網群中情緒發洩,給政治權力操弄者提供了太多的扭曲空間,也為敵方提供了豐富的統戰縫隙。

好學生和順民會回答說:向民選出的政府效忠。但這定義在今天台灣真管用嗎?大家可以捫心自問一下。

約一年前,我曾拿「向誰效忠」的問題詢問一群現役海陸空高級將領,當然現場一片沉寂。5秒鐘後,我提出了我的定義:國軍的效忠對象就是和你拿一樣身分證、一樣護照的人,不管當時身分證和護照上的國名是什麼。

拿一樣身分證、一樣護照的一群人,就是一個出自自由意志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內的軍人,保衛和效忠的對象就是這個共同體。

軍人的榮譽感根基來自效忠對象;效忠對象不清的軍隊,不可能有軍魂。在台灣的複雜政治現況下,拿同一張身分證、同一本護照,就是最大的公約數。哪個軍人若對這個公約數有所質疑,就應該退出軍人身份。而作為共同體中的平民,誰不認同這個公約數原則,就應該移民到另一本護照的國家。台灣現在雙重國籍者頗多,這是既有現實。但雙重國籍代表你對兩本不同護照的共同體都有責任義務,平時享受左右逢源,臨戰時就必須做出選擇,否則在上述效忠原則下,軍人只能把不做抉擇者視為二等公民來保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