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勢力」是錯誤的過時觀念

台灣的各式民調,除了那些明顯政黨屬性的,都一致指向一半或過半的選民對國民黨、民進黨失望,而期待「第三勢力」的出現。很自然的,目前聲勢如紅的柯文哲陣營,被影射為「第三勢力」,也有人期待年輕的時代力量黨或社民黨甚至綠黨。

本文認為,把「過半選民對兩大黨失望」和「出現第三勢力」這兩個命題合在一起談、甚至建立因果關係,乃是一種慣性的邏輯謬誤,反映的是一種長期控制台灣社會的落後思維模式。

「勢力變化」屬於流體力學或量子力學

先談個人觀察的幾個結論:(一)在(如台灣)一個兩極分化的社會生態中,即使過半選民對兩極都失望,也沒有產生所謂的「第三勢力」的可能。道理在於,一個社會會分化為兩極,一定是民眾的思維模式就是兩極式的,這種慣性思維模式就會將任何「第三勢力」謀殺於嬰兒階段。(二)「第一勢力、第二勢力、第三勢力」的思維模式,還是「老百姓等著被明主拯救」、「一人一票選包公、媽祖、濟公」的中國式慣性價值;換句話說,在台灣期待第三勢力,反映出台灣選民還未由「百姓」進化到「公民」。(三)「第一、第二、第三⋯⋯」是線型思考,而人的意識、人的行為、社會變遷屬於非線性(non-linear)範疇;打個比喻說,「第三勢力」的觀念就像是牛頓物理學範疇中的物體概念,而事實上,「勢力變化」比較屬於非牛頓的流體力學或量子力學的思維範疇。

在十年前的社會生活型態下,採用「第三勢力」這觀念來分析台灣的未來展望,還比較有意義,因為那時的台灣政治,不論是掌權的國民黨還是爭權的民進黨,還是依賴嚴密組織性在運作。然而今天,在信息去中心化的數位生活下,民眾的意識和行動力,已經不能依賴嚴密的組織來控制影響了;國民黨因沒看到這點而失敗,現在看來民進黨也將因為對此盲目而失敗。當然,任何其他方,若腦子裡還在想著通過組派系、組剛性政黨來成事,也必將鎩羽而歸。

政治,就是權力及利益的分佈秩序。在今天及未來,任何企圖用「權力、利益中心化」方式來從政的人或團體,必然會因為落後於時代潮流而消失;「第一、第二、第三」都是中心化的思維,被困在這種思維下的人和社會,是無法跳出盒子思考而掙脫困境的。

「第三勢力」觀念已不合時宜

那麼,什麼才是合乎現實、合乎潮流的觀念和思維模式呢?「生態」(Ecology) 和「演化」(Evolution)和「自組織催化器」(Self-Organized Agent)應該是三個不錯的觀念。 在「過半選民對兩大黨不滿」的事實下,許多人因為「看不到夠格的第三勢力」而擔憂、焦慮。其實不必,因為「第三勢力」只是個過時的觀念,用來分析今天台灣、展望未來台灣是用錯藥了。

在過半選民對兩大黨不抱希望的背後,顯示了過半選民還有追求,還有生命力。在生態演進的觀念下,凡是生命必然會自我找到出路,而解決方案往往是不依賴帶有高度目的性的組織的,而往往是自生聚集的。

台灣應該停止寄望於出現一位包公、媽祖或濟公帶領什麼「第三勢力」,而應該寄望於在當前社會生態環境中,因為大量人民的不滿意、不服氣、不服輸而產生出的生命力量,自我催化而成國家公民意識。新生的台灣,不應該是「百姓」與第幾勢力之間的關係,而是「公民」與政府體制之間的關係:權力與權利之間的制衡,利益與風險之間的對等。

讓我們用「生態力」、「演化力」、「自生力」來分析台灣的未來,不要再期待「第三勢力」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