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悠瑪出軌,台灣國運也出軌?

「國力」這個概念,一般會討論諸如軍力、經濟力、教育程度等等容易數據化的層面,或者諸如制度力、文化力、創造力等等難以數據化的層面。這裡想從一個一般不談的視角來談談「國力」- 一個國家的「腦力」等級。

首先界定一下「腦力」。指的並不是智商(IQ),因為智商是一種常態分佈的能力,任何人群,只要數量足夠,智商一定呈常態的鐘形曲線分佈,也就是最低的和最高的都屬少數,中間的佔多數。如果談智商,那麼台灣的2300萬人的分佈圖,和地球上總數只有1600萬人的猶太人的分佈圖,曲線不會有太大差異。同樣道理,8000萬德國人的智商分佈曲線,和台灣人的曲線也不會有差異。

這裡所謂的「腦力」,指的是人遇到同樣狀況時的不同思維反應模式,以及特定思維模式對綜合國力所產生的後果。當然,這種視角未必能得到讀者的認可,但是以下所談就當成參考吧。

收斂式思維才能完成工程

要舉的事件例子,就是最近發生的普悠瑪列車出軌的災難。火車出軌導致大量傷亡,舉世皆有,原因也不一。但是,各個國家、社會在第一時間所顯示的思維反應模式,卻大大不相同。

冒著過於簡化的風險,這裡把「思維反應模式」區分出兩種:收斂式思維,和發散式思維。收斂式思維的基本方法論是「排除法」,就是把所有可能的原因一件一件的排除,然後在無法排除的原因中,用邏輯建立起因果關係,而達到一個最合理的結論,然後結案,然後以此學習,避免同樣的頭再碰同一面牆。而發散式思維,採用的是「聯想法」,就是只要看到一個可能的原因,就開始聯想,一直聯想下去。

對一個國家或社會,收斂式思維和發散式思維都是必要的,但是得看用途和對象。譬如,若缺少發散式思維,創新就不可能,但若缺少收斂式思維,各種工程就不可能。然而,若出現錯位,該收斂時發散,該發散時收斂,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原地踏步,而最糟的結果是越探討越糊塗。

發散式思維淪為陰謀論

普悠瑪列車出軌這件事,該用收斂式思維還是發散式思維,才能找到真相、避免重蹈覆轍?即使真相可能是複雜的、牽涉到方方面面的交互作用的,但是只有收斂式思維可能找到真相;在這件事上,發散式思維只會將探討過程搞成一團漿糊。

然而,在事件發生後的頭72小時內,至少我個人看到的大眾媒體、社交媒體內的各方第一反應,大約七成在做發散式的聯想探討,做收斂式探討的僅佔三成。在未來的一個月內,這個比例會出現怎樣的變化,若能通過大數據分析,顯現出來的就是台灣這個國家的「腦力分佈狀態」。

腦力分佈狀態不但影響國力的各個層面,在某些歷史節點下,甚至會決定一個國家的國運乃至生死。台灣現在正處於國運的十字路口,正需要把收斂式思維和發散式思維運用在對的地方,打個比方,狗就應該用來看門,貓就應該用來抓老鼠,但若「狗拿耗子貓看門」錯置了用途,這家人的下場可想而知。

如同前述,重大的列車出軌事故舉世皆有,國力再強的國家都不能避免,如1998年德國的艾雪德列車出軌事故、2005年的日本JR福知山線出軌事故。雖然災難牽涉到機械故障、設計缺陷、人為傲慢、SOP 疏失種種複雜因素的疊加,但這兩個以收斂式思維模式著稱於世的國家,很快的學習到教訓,重振了國民信心。

如果發生在2018選舉前的普悠瑪出軌事件,演變成發散式思維主導之下的政治攻防事態,那只能說是台灣社會的腦力決定國運的另一樁不幸案例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