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能落入 「資本共產主義」

有關紅色資本、紅色供應鏈的話題,台灣社會現在的討論方式可以形容為驢頭不對馬嘴、雞同鴨講;如此下去,整個台灣會賠了夫人又折兵,企業家可能淪為世界企業界的流浪狗,股民可能得眼睜睜的看著手上的台灣股票貶值,而弱勢的升斗小民有一天可能得拿著選票沾醬油下飯。

從食品經濟到地產經濟,一直到當下的電子經濟,對所謂的「紅色資本」,台灣社會的普遍反應是不看、不聽、不想的三不心態,猶如當年清國將領葉名琛面對英法聯軍的最後通牒時採取「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態度,歷史留其名為「六不總督」。

於此同時,在社會的普遍情緒狀態下,政府(無論是這屆還是下屆)都只會用「逃生門」的閃避技巧來自我解脫,從當年的這個(產業)中心到未來的那個中心,好像只要把孩子取名為「美麗」將來就一定會美麗。殊不知,連手頭的鳥(如電子業)都無對策,天上飛的鳥(如生技),即使有一天抓到了,又如何能養得好?而所謂的「地理重心轉移」,不管你往東南亞移動還是往歐洲移動,只要你做大了、做出價值了,紅色資本真要盯上你,狀況和在台灣本島或在中國,挑戰還是一樣。

面對紅色資本三原則

面對紅色資本,台灣社會還搞不清楚什麼是「紅色」,什麼是「資本」。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是以美國為基地的全球公司,當然不是紅色,但它可以把手中的東森電視控股權賣給中國的媒體公司,欲買下頂新101股權的黑石集團 (Black Stone)也是美國色,當年中國政府入股12%,它買下101股權後是否可以漲價一倍轉手給中國公司?

能不能擋?當然能擋,台灣政府在人民的壓力下予以否決就可以了,誰怕誰呀?然而當今世界是個資本融合的世界,所有資本中都有紅色,除非你擋掉所有外資對台灣的投資。台灣自己其實不自覺,自從中國擁抱「資本國家主義」之後,台灣就朝向「資本共產主義」發展。前者說的是「私人資本也是國家的」,後者說的是「私人資本也是全體有投票權的人民的」;海峽兩邊真是奇妙的世界,這都哪兒跟哪兒呀?

解方其實很簡單,雞鴨之間達成三個共識即可:(一)增加台灣就業;(二)錢賺回台灣社會;(三)經濟附加價值盡量歸屬在台灣(如稅、智慧產權)。符合三原則的,就是好交易,不符的,就是爛交易。

要做到三原則,方法多的是,否則律師和會計師就白混了。但企業主本人(或企業家族)願不願意做到就難說了。這是另一個問題,容後再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